空对月
《空对月》是凉子在2011年发表的第三首新古风诗歌,选自于《紫禁归来》。全诗的主旨围绕“送别”来描写的,通过一些简单的回忆,整体给人淡淡的忧伤与惋惜,凸显出诗人与恋人之间的不舍与爱意。(是首散韵)于2011年1月11日发表。字数:166字。
作品名称:
《空对月》
创作年代:
2011年1月11日
作品出处:
《紫禁归来》
文学体裁:
新古风诗歌
作者:
凉子
目录
原诗共赏(读法)赏析典故佳句
原诗共赏(读法)《空对月》
空对月——渡口
一声琵琶奏/完结了/昨日的秋,
无雪的汴城/随风飘来/一壶香酒,
潺潺溪水/一如古典的/唐韵歌喉,
万物枯去/何须伤感/复画/莺行燕走。
紫朝新照/续指牵手/朗日出游,
看/破冰河畔/一支支/翠杨绿柳,
那朵婉菊/未看到/这淡淡的清秀,
无声的/芳香/弥漫在/小筑亭楼。
余晖依在/化为/青山老朽,
烂漫初坪上/望空/那弯/细月如钩,
简简单单的/古色古香/在你/发间停留,
月落逢晨/告别在那/落寞的/一角渡口。
赏析(开头)一声的琵琶声奏告别了秋季,冬季的汴城亦无大雪飞扬,温一壶香酒,听溪水淙淙,也许醉了,错把溪水声听作唐朝时代的音乐,这么急切的流水声,使得万物枯去,为何伤感呢?执笔画回莺燕告别时的定格。(回忆)春来了,记得那年一起牵手出游,看破冰的河畔的杨柳发出嫩芽,也许那朵委婉的秋菊永远看不到这清秀的春景,那缕无声的芳香弥漫在公园里的亭楼中。(走出回忆)余晖依然在,却和青山化为苍老的朽木,烂漫嫩嫩的草地上(我)望着那弯廉月,身旁的一切复古时的色彩停留在(你的)发间,月落后,去重逢下一个黎明,告别了(送你时的)那角渡口。
典故1.完结:结束。
2.汴城:汴梁。汴梁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古代称东京),地处中华民族历史发源地、中国文化摇篮的黄河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是北宋时的国都,简称汴,是中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在称为开封市。(凉子出生于开封)
3.唐韵歌喉:唐朝时代的音乐。这里是吧诗中的溪水声比喻成唐韵歌喉。
4.婉菊:委婉的菊花。亦有凉子的诗歌《婉菊》。
5.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包括码头、引道及管理设施。也指有船摆渡的,过河的地方。
佳句①.潺潺溪水一如古典的唐韵歌喉,万物枯去何须伤感复画莺行燕走。
②.简简单单的古色古香,月落逢晨告别在那落寞的一角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