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tiáo chàng ㄊㄧㄠˊ ㄔㄤˋ

调畅(调畅)

(1).和谐流畅;使和谐流畅。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乐正后夔一足》:“俗说: 夔 一足而用精专,故能调畅於音乐。”《南史·何敬容传》:“ 敬容 接对宾朋,言词若讷,酬答二宫,则音韵调畅。” 元 阎复 《谢解启》:“拘之以声律之调畅,检之以对偶之重轻。”

(2).使调和舒畅;调理使畅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或持稿咿唔、或仰空呼吸,以调畅其喉舌;或据案握管,或缓步搆思,以运动其手足。”

(3).豁达开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子敬 语 谢公 :‘公故萧洒。’ 谢 曰:‘身不萧洒。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调畅。’”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 安 弘雅有气,风神调畅也。”按,《晋书·谢安传》作“风宇条畅”。参见“ 条畅 ”。

(4).和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掷枳陀国》:“气序调畅,人性善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