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维登堡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斯维登堡派(Swedenborgians),基督教新教中信奉瑞典斯维登堡(Cmanuel Swedenborg,1688-1772)学说的派别。18世纪后期,形成于英国。斯氏出版三十多卷神学理论著作,认为人的灵魂得救既不单靠灵性生活,也不单靠道德生活,既不单凭上帝的恩宠,也不单凭个人的努力,而要两方面兼备。他根据《圣经》中《新约·启示录》的思想而提出宗教改革或复兴主张,多次以“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等表述来让人们创立“新教会”,以迎接“新时代”,倡导新的教会应为一种普世性、宇宙性的宗教。被视为20世纪下半叶“新时代”运动的思想渊源之一。声称富人和穷人如果“爱财”,就都是犯罪;如果仅是“持有”而非“贪爱”财物,则都无罪。国君、牧师、军人、商贾各有职司,如果本着上帝的法度和爱心从事,就都可得救,反之,则都不能进天国。氏虽没有试图成立新的教派,但他极力赞扬日后逐渐传遍全球的“基督教新教”。他敬奉圣经,坚信自己受神的派遣要进一步向人类昭示上天的启示。斯氏死后不久,一位名叫欣德马什帜(Robert Hindmarsh)的伦敦人看到斯维登堡所着的《天堂与地狱》,对书中有关神的世界的描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遂组织第一个斯维登堡派团体。1784年格伦(James Glen)在美国费城组织斯维登堡派读书会。瑞典两位著名的学人罗森(John Rosen)和拜尔(Gabriel A. Beyer)在瑞典成立另一个团体。该派主要有3大组织:一个总部设在英国,称为总会;另外两个都在美国,一个是新耶路撒冷大会,另一个是新耶路撒冷教会(1788)。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对斯氏神学著述的精神有着不尽相同的见解。总会与大会有会众,有教会机构,并且皆认为这些著述都是受神的启示,对圣经所做的评论。教会派是以主教制管理自己的事物,它们认为这些著作是神权使然。总会和大会主张普遍的传教活动,教会则鼓吹“从内部演变”的哲学信条。该派最初为一种以神智为理论基础的地域性宗教复兴运动,后从欧洲的瑞典、英国和德国又发展到北美大陆各地,促成了19世纪西方通神学思潮的兴起和流传。至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发展为“新时代”运动。[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