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立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女立俑

《女立俑》 彩陶俑,作于盛唐时期,约公元713--765年左右,现收藏于辽宁旅顺博物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大,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陪葬的物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提高,因此“俑”这种雕塑艺术在唐朝得以极大发展。

唐代的陶俑采用双模制成,手、发髻和衣褶等部分是脱模之后捏刻的。因此即使是出自同一个模子的俑,也各不相同。唐俑的形象大体可分为:侍女和歌舞伎、文吏、武士、骏马与骆驼等。其中侍女是极为重要的一类,数量很大,而且多姿多彩,面目神情各不相同,发髻服饰也变化多样。

这件身穿盛装的侍女立俑就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她体态丰满,头部微侧,上身略向后倾斜,仪容端庄大方,细眉秀口,十分符合当时的审美情趣。她一手轻抬,一手下垂,衣褶纹路自然流畅,制作手法纯熟,富于理想主义色彩。

类似的侍女俑在唐俑里还有很多,形成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