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滨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原文水滨洞

送远憩岨谷,濯缨俯清流。

沿溪涉危石,曲洞藏深幽。

花静馥常閟,溜暗光亦浮①。

平生泉石好,所遇成淹流。

好鸟忽双下,鲦鱼亦群游②。

坐久尘虑息,淡然与道谋。[1]

作品注释①溜暗:洞中暗流。

②鲦鱼:鱼名。即白鲦、魳鲦。属鱼纲鲤科。体长,侧扁,银白色,侧线紧靠腹部,性活,善跳跃,常在水面结群往来,迅速游动。中国淡水均产出。[1]

作品译文送友远行在山谷休息,顺便俯身溪水洗洗帽带。

沿着小溪踩过悬石,来到曲折幽静的水滨洞。

静谧的洞里花香浓郁,暗流上有几点阳光浮动。

我平生喜好奇泉秀石,凡遇到的都会留下欣赏。

好鸟忽然双双飞下,鲦鱼也结队的游来。

久久坐在这里忘却了尘世烦恼,静静的思考事物发展的“道”。[1]

作品简析这首诗寄情于山水,从思想性上来看,并无十分厚重,诗人以水滨洞的深幽静穆衬托自己追求恬淡的心境。全诗清新淡雅,最后两句触景生情,把眼前的景与心中的道联系起来,不免又有几分凄凉之感。[1]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