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头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地层名称:猫猫头组

英文:Maomaotou Fm

阶代码:∈1

命名云南第二区测队六分队1972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云南屏边县猫猫头附近的蒙河公路上。

沿革最初建立的“猫猫头组”包括了当今的屏边群、浪木桥组和猫猫头组,厚度大于1730 m。后经罗惠麟(1976,未印刊)订正,将猫猫头组的范围缩小至原含义的“上部”,并与滇东筇竹寺组比较。卢衍豪等(1981)将猫猫头组时代置于? Malungia?Yunnanocephalus 带至 Metaredlichioides?Chengkouia ?带,即筇竹寺期末期至沧浪铺期早期。

特征下部为绢云母条带状板岩夹灰岩,中部为灰色薄层灰岩与黄灰色板岩互层,上部为灰色厚层块状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板岩,厚度为222 m。中下部薄层灰岩中产三叶虫:? Hsuaspis, Metaredlichia, Szechuanaspis 及古杯 Coscinocyathus 等。与下伏浪木桥组及上覆冲庄组均呈整合接触。该组建立 Hsuaspis?Metaredlichia 组合,?其时限可能为筇竹寺期晚期至沧浪铺期早期。属浅海陆棚环境。主要分布于滇东南西部的屏边县猫猫头、冲庄(厚度?>262 m?)和弯塘(厚度188 m)等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