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陀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斯陀含是佛教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预流果),此之後则为阿那含(三果、不还果),佛教修行具有科学态度,修行之后必须经由测试、验证才能得知是否正确而无偏误,此称为“证果”,无论是渐修(逐渐提升修行成效)或顿悟(修行上有大幅斩获)都必须进行验证,正确後才算取得果位,否则必须持续修行,并再次进行验证。

目录

含义特征北传佛教

含义斯陀含为梵语,对应的巴利语是Sakadagami,翻译成汉语、中文的意思是“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在此后证得四果,注定完全解脱(永远摆脱六道轮回)。

特征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贪、嗔、痴薄”的特点。

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的证得过程中,对世俗五欲生活(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的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

北传佛教在北传大乘佛教体系里,二果属於小乘修行(罗汉道)的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罗汉,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罗汉),此之後则为阿那含(三果罗汉),基本意义与南传佛教相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