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春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贵州小春虫(学名Vernanimalcula guizhouena)是一种化石,相信是

最为古老的两侧对称动物。它们出土于6亿至5.8亿年前的地层,只有0.1-0.2毫米阔。由于它们生存于马林诺冰期末期,故被命名为小春虫。

贵州小春虫的化石是在中国陡山沱组发现。陡山沱组完好地保存了化石,包括身体的软件部份及细致地方。小春虫是三胚口结构的,有体腔、分隔的食道、口器、肛门、及成对的坑,相信是藏有感觉器官的。

小春虫的描述充满争议。一些学者指它们并非生物,其实是长有磷酸盐的埋葬人工制品。陈俊元等人并不认同。

贵州小春虫的发现有重要的意义。动物可能是在较为大型的体型下演化成不同的门。寒武纪大爆发可能只是生物在体型上的增加及发展出能化石化的身体部份的时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