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庵次韵二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南庵次韵二首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1]

作品原文南庵次韵二首

(一)

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①

松林晚映千峰雪,枫叶秋连万树霞。

渐觉形骸逃物外,未防游乐在天涯。②

频来不用劳僧榻,已僭汀鸥一席沙。③[2]

(二)

斜日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

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④

惭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

年年岁晚长为客,闲杀西湖旧钓矶。⑤[2]

作品注释①缘:沿着,顺着 。如《荀子·议兵》:“缘之以方城。”

②形骸:指人的形体。此处是指人的思维、灵魂。逃物外:人的魂魄离开了身体。

③僭(jiàn):冒昧。这里作谦词用,意为没有征得同意。

④忘机:忘记世间烦恼。

⑤旧钓矶:过去钓鱼蹬坐的石头。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2]

作品译文(一)

隔河也有几户砍柴打渔的人家,沿着山冈的石路伸向小溪。

群峰上的白雪映照着傍晚的松林,秋天里万树枫叶连成一片犹如云霞。

渐渐感觉形骸已逃逸人世之外,却没有妨碍我游乐在天涯。

经常来不用再麻烦用僧榻了,已向河上的鸥借了一片沙地。[2]

(二)

斜阳映照江水江风掀动客人衣服,江水南岸层层竹林间现出山崖的影子。

渔人收了网开始把船聚集在一起,山村野老悠闲自在坐到夜里还不离开。

渐渐发觉栖息在林间的鸟儿在寻巢乱飞,我也发愁地看着北面天空乌云飘来。

每年岁暮我都长时间来这里作客,空闲了过去在西湖钓渔蹬坐的那块石头。[2]

作品简析这组诗是王守仁居龙场诗中不多的田园诗作之一,写琐事人情,渔樵、野老、石路、小溪、松林、枫叶、小鸟、暮云,生动地描写出南庵周围的山林美景以及作者对山水泉林的热爱之情,从侧面反映出王守仁被贬后在龙场的生活和思想。[2]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