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竹岭干自然村
香竹岭干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龙陵县镇安镇淘金河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镇安镇南边,该村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镇政府19公里。国土面积1266亩,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10.6℃,年降水量2000毫米,适宜种植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175亩,其中人均耕地1.7亩;有林地726亩。
目录
基础设施农村经济文化教育人口卫生村务公开基层组织发展重点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全村有24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7户(分别占农香竹岭干自然村通村道路
[1]
户总数的100%、71%);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占总数的83%。
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9公里,有摩托车3辆。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亩,有效灌溉率为6.29%。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竹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1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2]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9万元,占总收入的26%;畜牧业收入9.9万香竹岭干自然村畜牧养殖业
[3]
元,占总收入的26%(其中,年出栏肉猪46头,肉羊7头,鸡46只);林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3.2%;第二、三产业收入3.3万元,占总收入的8.7%;工资性收入3.2万元,占总收入的8.6%;其他收入10.3万元,占总收入的27%。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在云南省内务工人数23人(占劳动力的41.82%)。[4]
文化教育小学生就读到淘金河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龙二中学。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香竹岭干自然村小学教室
[5]
19公里。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2人,其中小学生24人,中学生8人。
因该村盛产香竹而得名。饮食一日两餐,以大米为主食,辅以荞麦、马铃薯等杂粮,居民有农历正月过大年、三月清明到郊外祭祖、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七月在家祭神,八月十五过团圆节等岁时习俗。先民多为中原人氏,因戍边、躲避战乱等原因而迁徙至镇安、腾冲等地。清朝后因种植樱粟而搬迁至居住地。川芎、刺苞菜、棕苞米是该村的特色产业。[6]
人口卫生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24户,总人口104人都为农业人口,其中男性56人,女性48人,劳动力55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103人,景颇族1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93人,参合率89%;享受低保26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9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4户,占农户总数的100%。[7]
村务公开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财务等。[8]
基层组织据相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党小组1个,有党员4人,均为男性。[9]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未通公路,农产品外运和各种内运物资都靠人挑马驮;人畜饮水困难,水质普遍未达到饮用水标准;劳动者文化素质偏低,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多方协调、竭力改善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电网老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培育花椒、川芎、刺苞菜、茶叶、劳务输出等新兴产业,突出抓好畜牧业、林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重点做好通路、通水工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