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一中学
【中国名校 学子摇篮】海口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1年4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口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完全中
学校学。1979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名校,1991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中国名校”之一,其创办经验被载入《中国名校·中学卷》,20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海南省首批普通高中一级学校”,闻名省内外。我国文化泰斗郭沫若先生所题的校名,为学校增添了几分历史文化风骨。
学校位于繁华的市中心,环境优美,所有教室、实验室均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校园网,教师全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学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38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有10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有高级教师52人、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1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8人、出国进修归来的英语教师4人。参加优质课比赛获奖教师人数居全市各中学之首,近两年来有7人获全国一等奖,10人获全国二等奖,26人获全省一等奖。学生女子篮球队连续五年蝉联海南省中学生篮球赛冠军。学校设立了“蒙如玲奖励基金”和“特困生助学基金会”。
海口一中的海南省文理科状元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名列海南省前茅。建省以来,有何叶贞、邹海玲、程鹏、陈龙江、亓亚煊、韩冰等6名学生获得海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高考状元总人数居海口市第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学校与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进行师生互访等活动。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海南省人才建设成果显著单位”等,是唯一连续4年评为全市中小学“目标管理”一等奖的学校。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经验。
2003年,海口市政府决定,一中作为优质学校扩建,现校址作为初中部校区,在市秀英区建设高中部新校区。高中新校区面积约260亩,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近9万多平方米,2006年高中部全面搬迁,将是全国一流的生态化、学习化、数字化校园,在全国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
【高中部】一、建设背景
海口一中高中部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提高,海口一中高中校园位于市心,发展规模受到限制,校园面积、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明显不足,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海口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精神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际需要,2003年海口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开发行贷款,在海口市白水塘路29号异地新建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原址复办初中部。
学校高中新校区建设项目于2004年正式立项,是海口市“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人文海口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关心和支持。2006年5月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卫留成,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昌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为璐,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辞,在黄行光副市长等领导陪同下,到高中新校区现场调研,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整体概况
高中部校区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总面积212.3亩,建筑总面积94746.57平方米,总投资1.7亿,设置80个教学班,每班定员50人,学生总数为4000人,全员住校,在全国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是全国一流、海南最好的学校。
校区总体设计为一所上档次、上规模、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的21世纪新型的现代化学校,以明确的分区,完善的设施,科学的管理为手段,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基本配套,个性鲜明,用地合理并富有地域特点的热带滨海生态校园。
校区总体和单体体现新时代的办学精神,既适应当前教学教改的需要,又适当留有空间,能够可持续发展;既体现先进教育模式的要求,又满足先进教学设备使用的需要。
校区总体格局充分体现优质学府区的专业特色,学术氛围浓厚,朴素、大方、开阔、流畅,在建筑造型、色彩等方面富有时代气息,具有亚热带海南地方风格特征,在主立面、大门、围墙等设计方面,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特征。
校区大门宽度约为150米,开放式设计;有约3000平方米的大广场,视野开阔,具有标志性,体现一中特征,同时可供学生活动用,周边配以绿化小品;广场两侧设有露天停车场,并设有地下停车场,人车流分离,充分利用人防空间。立面设计讲究“空”、“透”、“灵”。主楼全部底层架空,使校区开阔,并可供学生在烈日、下雨时替代室外场地使用;楼与楼之间相连,整个校园由一幢幢标志性建筑构成并由连廊贯通平面和空间的布局讲究整体性与和谐性;楼梯采用双向坡道,以便于流通、疏散。校区以广场、道路、绿化、庭院、连廊、灯饰、小品等贯穿起来,既有校区的共性,又有单体的个性。主要建筑四周均有6—8米宽的混凝土道路相连。规划校园绿化率为45%,以大面积草皮绿化为主形成面绿化,植物以突出海南地方特色的热带树种为主。
在工艺布置上,注意强弱电到位,特别是信息系统、监管系统、数字系统、通讯系统、控制中心等配置先进、合理、使用方便,具有智能型的管理模式。供电、供水、供气、排水、消防、环保、人防等系统,严格按专业规定设计和建设。
三、分区功能
校区由教学、运动、生活三大板块组成,三者既有独立性,减少相互干扰,又要有机结合汇成一体。
郭沫若先生1、教学区
教学区主体为教学楼群,包括80间普通教室、30专用教室、40间实验室、1200座报告厅、图书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行政办公室、阶梯教室以及艺术教室、美术教室(教师、学生画室)、音乐教室(含乐器室)、舞蹈形体训练室等文化艺术设施。此外,设置18个选修教室,供兴趣小组、社团活动使用。
教室采用单面走廊,宽3米左右,活动平台宽大,便于课间休息及疏散。教学楼南北走向,一个年级一幢楼。教室带有小面积的辅助用房,每层在两侧各配男女教师和学生卫生间。
实验室均配置供存放仪器、设备等使用的辅助房。实验楼中化学实验室放在一楼,加设一个剧毒危险品保管室;每个实验室、文印室都配置抽风设备,在每个演示实验室都配置通风柜,设有专门污水处理池。
普通教室设置电扇不设置空调,部分专业教室及教师办公室等设计单体或共用空调的装机位置,并确保美观、安全。
图书馆设教师专用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以借出阅览为主。设有学生电子阅览室,便于学生进行综合性信息处理。
教学区内部分为不同的特征空间,教学楼之间的静,通过平台之间的动静过渡到中心广场的动,再通过廊道与塔楼的过滤,到达以“逸”为特征的园林式艺术空间,不同的空间个性展现了空间使用功能的内在涵义。
2、运动区
运动区由8跑道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足球场、12个室外篮球场、8个室外排球场(羽毛球场综合兼用)、2个网球场以及体育馆等组成。体育馆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具备篮、排、羽毛球等球类综合使用功能,供打乒乓球、健身、形体训练的功能需要;设置1000多个看台座位,有标准室内篮球场1个;有标准室内50米游泳池1个;体育馆设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广场,满足对外开放的要求。田径场设单面主席台、看台,并综合利用台下空间。
3、生活区
生活区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教工俱乐部、对外学术服务用房、教师餐厅、学生食堂以及为师生服务需要的洗理、洗衣、生活用品、文化用品及健身、娱乐场所等商业设施,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方便。生活区与其它功能区有明显的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
学生公寓可容纳3600多名学生住宿,男、女生各按50%比例设置,男、女生分隔管理,单间面积设四床八人,室内设置衣物柜,不配置自修用设施,单间分设卫生间,不配置电脑,但预留电话线、网络线、插头等。公寓楼配置公用电话、冷热水装置、管理用房。
学生四幢公寓楼组合为镜面对称的两两组团围合空间,相对封闭,便于管理。同时,由于空间的围合,为外立面的造型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有效解决学生晾衣等造成的建筑里面的混乱与无序。教师公寓建在校园西北角,相对独立又与校园主体紧密联系,半围合空间是校园整体空间形态的延续。
教师公寓楼结合交流、培训活动临时住所设置,教师公寓主要为单身教师及值班教师住宿、招待所之用,采用公共管理形式,带卫生间小套间,数量为120套左右。不设住宅楼。
设有供3600多名学生用膳的公共食堂,供300名教师用膳的教师餐厅,以及可供学术交流、短期培训来客使用的小餐厅。
设有生活服务中心1个,公寓楼有管理用房。设有摩托车、自行车车棚位置。
此外,学校历来以校风好、教风严、学风正而称著,高中新校区实行封闭式人本化住宿管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纪律严明。通过招标等规范方式,引进一流的饮食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加盟后勤生活管理,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最满意最放心的服务保障。
四、数字校园
校园小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形成共识:数字化学校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具体就海口一中而言,所谓“数字化学校”,它首先是指一种依托一中现实校园而存在的,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其次,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支撑,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第三,它并不象以往许多学校那样只是简单地把传统学校活动照搬到校园网上,而是以数字化理念去重新设计、构造和整合学校活动的全过程,可持续优化学校工作质量,从而适应数字化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海口一中数字化学校的总体设计本着“科学规划、阶段投入、应用为王、滚动发展、效益第一”的基本原则,不仅要满足本校使用的需求,而且要成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性样板,成为海口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最重要的支撑点、资源分中心、研究实验基地。
高中新校区已全面启动数字化学校建设工程,全力打造海南领先、全国有特色的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为一体的数字化学校,主要包括先进的流媒体技术支持的网络视频教学系统、视频点播VOD系统、多媒体实时交互式在线学习系统、校园数字电视台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卫星远程教育系统、虚拟实验系统等,是海口和海南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所有教室、实验室均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校园网、教学网和学习网完备,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学生在最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栽得桃李三千树,化作鲲鹏九万风。
海口一中承载着海口市人民的重托,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精英和实力,必将以更强劲的足音,创造出海南教育史上新的奇迹,成为“海南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校训】厚德博学, 沈毅致远
【一中文化】马向阳校长致力于文化立校,“让教师在充满幸福感的环境与氛围中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创新自我”的办
路道雕塑学追求和办学行为。学校应该为师生创造幸福、快乐的生活。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文化成为多频词。学校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又深刻。
走文化立校与文化立身之路:
一、建设幽雅环境,让教师们诗意一般的生活
在校园环境营造方面要体现文化色彩,建设好生态型景观园林,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朵花能唱歌。我们以近60年的学校文化底蕴为基础,实施“让校园成为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圣园和成长乐园”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楼台巍然,亭阁美观,树木婆娑,绿草成茵,四季鲜花,雕塑精美……让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墙都会说话,使校园环境体现出知识化、艺术化、人文化的倾向,呈现出以人为本、处处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气息。
幽雅的环境,可以给教师们一片休憩与心灵栖息的净土。
二、构建和谐校园,让教师们身心轻松地工作
和,从“口”从“禾”,是说嘴边要有粮食;谐,从“言”从“皆”,是讲人人都有话说。和谐,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坚持尊重人、关心人与发展人相结合的原则。以尊重人为前提。以关心人为基础。以发展人为根本。
文化雕塑墙三、营造学术氛围,让教师们主动地获得发展
我们倡导“在工作中读书,在读书中工作”,制定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读书研修活动的方案》,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名著与专著,提倡撰写读书笔记,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培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阅读是一种生活,阅读是一种品质,阅读是一种思索,阅读是一种境界。在我们的校园里,时时处处都体现出亲切、信任、友好和鼓励,师生处在轻松、交流、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学习,已经成为学校的一种风气,一种习惯,使人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所让人愉快学习的乐园。
四、营造艺术氛围,让教师们充满灵性地工作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面发展,人文见长”。
五、拓展发展空间,让教师们不断地创新自我
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周,就是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一中学子的特长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放飞个性,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中校歌
我们和椰苗一起成长 我们和海鸥一起歌唱 我们是大海心胸宽广 我们是朝阳蓬勃向上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交往
厚德,博学,沉毅,致远
八字校训牢记心上.啊!海口一中.啊!海口一中.
桃李在这里吐露芬芳,椰苗在这里茁壮成长,希望从这里荡起双浆,理想从这里扬帆远航.
【办学目标】学校是国家、海南省和海口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综合样本学校之一。目前,作为海南省课改专家的马向阳校长正率先引领学
马玲薯与西红柿嫁接实验校前进于课程改革的前沿。学校坚持每年开展一次教学研讨会、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基、以教师为主体、以科组为单位,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学习氛围。学校结合课改阶段性成果,编写了《新课程新探索——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前沿视点》一书,并由南方出版社于今年4月正式出版。此书既满足了广大高中教师学习、研究、实验、实施新课程的需求,也给各级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以借鉴参考的资料。
《树叶电镀》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 文化立校”的理念, 铭记“厚德博学, 沉毅致远”的校训,向“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示范性高中学校迈进!
“栽得桃李三千树,化作鲲鹏九万里”。在新的世纪里,海口一中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将其建设成海南第一、全国一流的生态化、学习化、现代化校园;致力打造海南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展望未来,海口一中将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再创辉煌!
【历任校长】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李开定 校长 1951年春
陈世文 校长 1951年秋
云石天 校长 1951年春
叶用郁 校长 1953-1957年
王 海 校长 1961年-1966年冬
陈修发 校长 1961年秋
陈 融 革委会主任 1971-1974年
黄永益 革委会主任 1974-1978年
占行锦 校长 1978-1983年
邱宏谟 校长 1983年
陈曾泽 校长 1984-1991年夏
郑传庆 校长 1991-1994年
徐应彬 校长 1994-2002年7月
马向阳 校长 2002年8月至今
【学校贴吧】【海口市一中】于2005年12月成立,一直致力于为一中校友打造一个方便舒心的交流平台.
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w=%BA%A3%BF%DA%CA%D0%D2%BB%D6%D0&t=4
【著名校规】
女生长发一律不过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