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子吹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典故】

[1]

古时候,有一个“邹子吹律”的典故,说的是古代的燕国天气寒冷,长不出庄家,于是邹子吹了一番笛子,燕国的庄家长势就好了。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引起了上至朝野,下至草民的轰动,人们都认为邹子是神仙的化身。邹子为春秋战国时诸子之一,他探索五德(金.木.水.火.土)的终始之运.著<<终始>>.<<大圣>>.<<邹之>>等篇章.他是燕赵王的老师,主张养政于天文.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其<<别录>>中说:"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也."意思是说:古代的地温低,人们种的五谷收获不了,邹子在黍谷山上吹萧,使

地温升高,使寒黍谷变暖谷.从此,人们种下的五谷有了收获.可见邹子在春秋战国

时就深研天文,实查地理,实践种植五谷了。

【解释】

其实,这些都是无知的表现。在易学里有一个知识,叫“律吕调阳”,就是说用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管子埋在地下面,管子里面装满芦灰,把管口贴上,到了冬至的时候,最长的管灰首先受到地下气的影响,把里面的芦灰喷出,发出声响,等到第三个管子的芦灰喷出的时候,在过上半个月,就可以耕种了。这些道理,也是易学里利用24节气进行耕种的道理,之所以没有收成,是因为农民不懂得节气的使用,不知道该什么时候耕种,邹子就是古代的易学大师,他懂得节气对农耕的作用,所以说,邹子吹笛,只是术士神秘的障眼手段而已,真正的原因是有科学道理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