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竹军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
1964年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市,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7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毕业,1997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1年~2002年在新西兰Insitute of Geological & Nuclear Sciences(IGNS)进修学习。1995年和1997年两次赴日本开展合作研究;1999年8-9月间参加中国地震局赴土耳其伊兹米特7.4级地震现场考察专家组。主持过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过30余篇论文。多年来,在野外活断层调查的基础上,注意研究强震发生的构造环境。开展GIS技术在活断层分段、第四纪覆盖平原区隐伏活动构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为了弥补目前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中固有缺陷,首次完整地提出一套确定设定地震的技术 方法。在新西兰惠灵顿地区和中国西北地区开展断层间相互作用与地震触发机制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城市地震活动断层地表破裂带或强变形带评价;2、青藏高原东缘(马边断裂带)最新构造变形样式、活动速率与地震危险性;3、地震小区划研究。
2003年11月至今,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2002年2月—2003年10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1年2月—2002年 2 月, 新西兰地质与核子科学研究所, , 访问学者;
1997年12月—2001年1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89年9月—1997年12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87年9月—1989年 8 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