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弦上的咏叹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G弦上的咏叹调 (Air On The G String)》,此曲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09] Ouverture No. 3 BWV 1068 in D major - Air)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片段1)。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1.2004 - 央视电视剧《G弦上的咏叹调》(陈奕迅主演)

2.电影背景音乐:

大卫.芬奇导演的的著名影片《七宗罪》,深作欣二导演的著名影片《大逃杀1》都把《G弦上的咏叹调》作为背景音乐~成就了一段动人的场景!

在宫廷舞会上,巴哈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哈出糗的时候,巴哈,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即兴演奏了一首《咏汉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之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管在多困难的时候,都可以完成最动人的乐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