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pǔ sài ㄆㄧㄠˊ ㄙㄞˋ

朴僿(朴僿)

释义(1).朴陋而浅薄。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风俗》:“服食之供,粝与疏者倍蓰於粱肉纨绮,言貌朴僿,城南人常举以相啁哳。”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 六朝 人纪载实事,每不明析。因直书其事,恐词义朴僿,观者嫌之,乃故作支缀。”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本为谐韵,转之则无韵;本为双声,转之则异声;本以数音成语,转之则音节冗长,失其同律。是则杜绝文学,归于朴僿。”

(2).谓朴实。 清 谭献 《复堂日记》卷四:“ 斅艺斋 遗书,朴僿而不冗,敦碻而不夸。” 梁启超 《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第三章:“其他日相率披坚执锐,纵横无敌於天下者,皆此最朴僿最谨严之市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