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长江澄澈即蟾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道”的存在,直接去接触不行,弃之而去也不行。而当人接近它的时候,它又失去了,跑得无影无踪,无处可寻。其实它又是无所不在的。诗中描绘的月夜宿芦花,展现的正是这种境界。

作品名称:

无题·长江澄澈即蟾华

创作年代:

北宋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丹霞子淳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译文作品简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无题

长江澄澈即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

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1]

作品译文万里长江

清明澄澈

都是月亮的光华,

清晖扑入我的眼帘

可我还没看到——

哪里是家。

如果你要问

这打鱼的小船

到哪里去哟?

我要说

夜深人静,依旧

躺在轻悠悠的小船上

没入那雪白的芦花。[1]

作品简析此诗描写芦花与月光同色,不分彼此,轻悠悠的小船消失在那芦花丛中,仿佛和大自然同化了。

作者以此来比喻自性妙道与现象界并无差异,“自我”与“清光”融为一体,这是最高境界,而得道之法在于“任运自然”。

“道”的存在,直接去接触不行,弃之而去也不行。而当人接近它的时候,它又失去了,跑得无影无踪,无处可寻。其实它又是无所不在的。诗中描绘的月夜宿芦花,展现的正是这种境界。[1]

作者简介丹霞子淳(1064~1117),北宋曹洞宗僧。俗姓贾。剑州(四川省)梓潼县人。幼年于大安寺出家,弱冠受具戒。初参玉泉芳禅师,次访大沩真如慕哲、真净克文、大洪法恩诸师,后参芙蓉道楷,嗣其法,为青原下第十二代法嗣。初住南阳(河南省)丹霞山,后住唐州大洪山,宏扬禅风。1117年(宣和元年)旧历三月十一日示寂,后人为之建塔于洪山之南。门下有真歇清了、天童正觉、大乘利升、大洪庆预等人。著有《虚堂集》六卷、《丹霞子淳禅师语录》二卷等。[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