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启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男,汉,1963年2月出生,教授,哲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并赴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任教;199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1-2002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做访问学者研究;2006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在职博士。2003年起任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教授,现为安徽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点”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安徽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年鉴》特约编辑,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师范大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主要从事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经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江海学刊》、《学术界》等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多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代表性著作有:《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宗教·迷信·科学》(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代表性论文有:《文本诠释的限度与超越——兼论马克思哲学文本诠释的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2007.2)、《理解的应用性与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走向》(《哲学动态》2005.9)、《伽达默尔与哲学诠释学中的相对主义》(《新华文摘》2004.21)、《解释学转向,还是解释的转向?》(《新华文摘》2003.5)、《视域融合度:伽达默尔“视域融合论”批判》(《学术月刊》2007.8)、《实践-文本诠释学: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理范式》(《江海学刊》2004.5)、《科学及其与真善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8)等。

主持或参与承担《西方诠释学史》(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的方法论探讨》(省教育厅项目)、《现代西方诠释学与科学哲学的比较研究》(省教育厅项目)等重要研究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