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锕

拼音:ā繁体字:锕

部首:钅,部外笔画:7,总笔画:12 ; 繁体部首:金,部外笔画:7,总笔画:15

五笔86&98:QBSK仓颉:XCNLR

笔顺编号:311155212512四角号码:8172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515

基本字义

--------------------------------------------------------------------------------

● 锕

(锕)

āㄚˉ

◎金属元素,符号Ac,原子序数89。有放射性。由铀衰变而成。

汉英互译

--------------------------------------------------------------------------------

◎ 锕

Acactinium

English

--------------------------------------------------------------------------------

◎ ac

总体特性

名称, 符号, 序号 锕、Ac、89

系列 锕系元素

周期, 元素分区 7, f

密度、硬度 10070 kg/m3、无数据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

22.54

氧化态:

Main AcO, Ac+3

Other

颜色和外表 银色

地壳含量 6×10-14 %

原子属性

原子量 227.0278 原子量单位

原子半径(计算值) 195(无数据)pm

共价半径 无数据

范德华半径 无数据

价电子排布 [氡]6d17s2

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 2,8,18,32,18,9,2

电离能 (kJ /mol)

M - M+ 499

M+ - M2+ 1170

M2+ - M3+ 1900

M3+ - M4+ 4700

M4+ - M5+ 6000

M5+ - M6+ 7300

M6+ - M7+ 9200

M7+ - M8+ 10500

M8+ - M9+ 11900

M9+ - M10+ 15800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 = 567 pm

b = 567 pm

c = 567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氧化价(氧化物) 3(两性的)

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

物理属性

物质状态 固态、放射性

熔点 1323 K(1050 °C)

沸点 3473 K (3200 °C)

摩尔体积 22.55×10-6m3/mol

汽化热 无数据

熔化热 62 kJ/mol

蒸气压 无数据

声速 无数据

其他性质

电负性 1.1(鲍林标度)

比热 无数据

电导率 无数据

热导率 12 W/(m·K)

第一电离能 499 kJ/mol

第二电离能 1170 kJ/mol

最稳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衰变模式 衰变能量

MeV 衰变产物

225Ac 人造 10天 α衰变 5.935 221Fr

226Ac 人造 29.37小时 β衰变

电子捕获

α衰变 1.117

0.640

5.536 226Th

226Ra

222Fr

227Ac 人造 21.773年 β衰变

α衰变 0.045

5.042 227Th

223Fr

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是国际标准基准单位单位和标准气温和气压。

锕是一种放射性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Ac,它的原子序数是89,属于锕系元素之一。

[ 锕 ] 拼音:ā, 繁体:锕

部首:钅 部首笔划:05 五行:金

简体笔划:12 繁体笔划:15 吉凶寓意:凶

拼音输入:a 五笔输入:qbsk 笔顺:撇横横横折折竖横竖折横竖

Ac;actinium;

(1)

ā

(2)

一种放射性的三价金属元素,原子序数89,其化学性质类似于镧,由镤经放射α粒子生成,半衰期为22年,尤见于沥青铀矿中 [actinium]――元素符号Ac

(锕)

āㄚˉ

一种放射性元素,由铀衰变而成。

郑码:PYAJ,U:9515,GBK:EFB9

笔画数:12,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5212512

Ac;actinium。

Ac 锕{89,7,ⅢB}

(Actinium)

227.0278

原子半径:188pm

3+离子半径:126pm

锕 227的半衰期为21.77 年。它于1899年首先被法国科学家安德烈-德拜耳尼(André -Debierne)发现,随后在1902年德国化学家弗雷德里奇-奥托-吉赛尔(Friedrich-Otto-Giesel)也独立地发现了该元素。存在于沥青铀矿及其它含铀矿物中。人工制备锕的数量极少,其在商业和科学研究方面极为有限。与镭相似在黑暗中发光。其名字来自于希腊文“aktinos”,意为“射线”或“光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