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京中医药》杂志是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管,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科技期刊。

中文名称:

北京中医药

外文名称: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语言:

中文

类别:

出版,医学期刊

主管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市中医药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中心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编辑部

创刊时间:

1951年

出版周期:

月刊

国内刊号:

CN:11-5635/R

国际刊号:

ISSN: 1674-1307

邮发代号:

2-587

定价:

8.00元/期;96.00元/年

出版地:

北京市

目录

期刊简介主要栏目办刊宗旨收录情况发行情况投稿须知

期刊简介主要栏目《北京中医药》[1]开设有: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基础医学、京城名医、学验传承、名家讲堂、学术探讨、病案讨论、临证纵横、基层园地、方药经纬、燕京医史、医案医话、文献综述、教育改革、现代护理、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办刊宗旨为重视并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 突出北京地区中医药特色, 涵盖中医药学科技各个领域,关注重大科技问题, 全面 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前沿科技成果,重视理论研究创新,鼓励学术争鸣,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收录情况《北京中医药》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发行情况该刊为月刊,每月 25 日出版,大 16 开本, 80 页,铜板纸印刷。[2]

投稿须知1.1 来稿须经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注明稿件内容真实,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未涉及保密等。并请同时通过邮局汇寄稿件处理费 30 元。网上投稿者,须补寄单位介绍信和稿件处理费。

1.2 来稿作者须按顺序署每位作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单位电话及手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传真及 E-mail 地址,第一作者的最高学历及身份证号码 ( 稿费纳税用 ) 。作者工作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所在省份、市。

1.3 凡基金资助或攻关项目的相关论文,请于文题页的左下方注明,如“本文为××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在线投稿者请补充邮寄作者单位介绍信和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此类稿件经审定后优先刊登。如本刊所发文稿及相关项目获奖,请作者及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邮寄本刊编辑部。

1.4 凡来稿在接到该刊收稿回执后 3 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为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可通过网上查稿系统或电话查询稿件处理状态。若作者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

1.5 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稿件的文责由作者自负,该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超过 30 天仍未返回者,视为作者自动撤稿。

1.6 在稿件刊用前,作者需签署《北京中医药编辑部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授权书可以在网上自行下载,编辑部亦可提供纸质文件。经所有作者签字后寄回本刊。稿件决定刊用后,需按通知数额交付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酌致稿酬并根据作者数量赠送当期杂志 1 ~ 2 册。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电子期刊和光盘版形式同时出版,其使用权为本刊所有。

1.7 因条件有限,凡投寄该刊的稿件均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该刊视作者要求反馈退稿意见及专家审稿意见。

1.8 务必登陆 北京中医药网址进行在线投稿。在线投稿时如又疑问,可致电本刊编辑部咨询。该刊联系方式:北京市东单三条甲 7 号 《北京中医药》编辑部,邮编: 100005 。[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