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适中

发音 shī zhōng

释义哲学新用语,指两个极端或矛盾双方之间的那个最佳的平衡点。

我们知道,古今中外历代哲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在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时候,总是要尽量防止走极端,总是要在矛盾双方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易经》的“时中”思想,儒家的“中庸”之道,老子之“守中”,佛教之“中道”,黑格尔的“正、反、合”,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中介”概念与“同一观”和毛泽东分析问题时所主张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无不都包含有防止两个极端、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适中”态度的意思。近年来哲学界流行的一分为三、三分法、三点论、三元论、一二三论、三位一体等观点,也都极力主张要在“一”和“二”之间寻求这样一个平衡的“适中”点。

但是这个“适中”位置到底是处于什么部位?应该是一个精确点?还是一个模糊区域?却无人给予明确界定。《似与不似·第三章》通过用数学中数列极限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了“适中”点在几何上的范围为[1/3,1/2)∪(1/2,2/3],精确位置是(√5-1)/2,这个精确点恰好就是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点0.618…。

这里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适中”点取值范围是把1/2排除在外的。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常说的相对主义、折中主义和绝对平均主义以及诡辩论等等错误认识,以为矛盾双方地位完全平等,无原则地认为矛盾双方不分好坏、不分彼此,其立足点恰恰就在于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