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体育系
概述滁州学院体育系1979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经过30年的发展,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师资队伍目前,滁州学院体育系拥有专任教师3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2人,硕士和在读硕士21人,其中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院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专业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近年来我系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性会议,及时获取最新科研信息,主持省级,院级科研项目多达数十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下属机构下设理论、球类、体武田、公体四个教研室,教学设施优良,现有室内综合体育馆2座、标准田径场2块另有生理、解剖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场所,综合办学条件居全省同类高校领先地位。
办学理念该系始终不渝的贯彻“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系学生在省大运会田径、健美操、篮球等项目上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考编、考警等各类考试中我系学生也凭借优良的综合素质屡创佳绩,就业情况良好。[1]
科研成果号
日期
论文(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
出版单位(刊号)
角色
级别
姓名
1
人体解剖学教材
教材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编委
楼 方 芳
2
1993.8
世界体育大事典
大字典
中国致公出版社
编委
3
1993.3
对发展黄山市体育旅游的设想
杂志
安徽体育科技
第二作者
省级
4
1993.5
健美操与人体之浅论
学报
教育与现代化
第一作者
省级
5
1994.9
安徽省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分化生物力学研究
学报
六安师专学报
第一作者
省级
6
1994.4
略论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
学报
淮南矿院
第一作者
省级
7
1994.6
初探体育教学语言的使用和控制
学报
滁州师专
第二作者
省级
8
1994.6
从达标测验分析青少年体质减弱的原因
学报
淮北煤师院
第一作者
省级
9
1994.12
3874名青少年儿身体形态的分化力学研究
杂志
体育与科学
第一作者
国家级
10
1995.3
论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与效果
杂志
体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作者
11
1999
对短跑运动员下肢多关节肌拉伤的调查分析
杂志
中国医学文摘
第二作者
省级
12
2000.4
大学体育
教材
陕西人民出版社
编委
13
2002
健美操对女大学生BMI、FFM的有效影响
学报
滁州师专
第二作者
省级
14
2003
大学生塑体意识与身体成分相关的思考
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第二作者
省级
15
2003.9
健美操教学语言的使用
学报
安徽教育学院
第一作者
省级
16
2004.12
健美操教学语言的合理控制
学报
安徽教育学院
第一作者
省级
17
2005.1
运动解剖生理学
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
编委
18
2008
体育之研究与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学报
宿州学院
第二作者
省级
19
1998(10)
跳远起跳脚跺线及踏不上起跳板的调整问题
田径
CN11—1287/G8
独立
国家级
李 文 广
20
1998
试析跳远比赛中的起跳问题
安徽体育科技
CN34—1153/G8
独立
省级
21
1999
刍议走步式跳远技术与教学
滁州师专学报
CN34—5033/G4
独立
省级
22
1999
训练周期中超量恢复与运动成绩变化规律的类比分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CN34—1069
独立
省级
23
1999
对短跑运动员下肢多关节肌拉伤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中文版
CN32—1115/R
第一作者
省级
24
1994(5)
如何预防分解教学后遗症
中国学校体育
CN11-2999/G8
独立
国家级
程 明 吉
25
1996(2)
体育教学的综合调控
滁州师专学报
CN34-1177/G4
独立
省级
26
1998(2)
体育 电影 电视
滁州师专学报
CN34-1177/G4
独立
省级
27
1998.4
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校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ISBN7-5011-4051-0/G.1487
独立
省级
28
1999(3)
如何预防和纠正分解教学后遗症
中国学校体育
CN11-2999/G8
独立
国家级
29
1999(4)
跳高比赛中免跳的使用技巧
田径
CN11-1287/G8
独立
国家级
30
1999(8)
少年选手过度训练的成因及调整
田径
CN11-1287/G8
独立
国家级
31
2000(2)
学校运动队的短期集训
滁州师专学报
CN34-1177/G4
独立
省级
32
2000(4)
发展青少年弹跳素质的研究
内蒙古体育科技
第一作者
省级
33
2001(3)
安徽省体育特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少年体育训练
CN11-3786/G8
第二作者
省级
34
2002(3)
短期集训的训练模式
田径
CN11-1287/G8
独立
国家级
35
2002(2)
实施体育特色教育的障碍及推进构想
滁州师专学报
CN34-1177/G4
独立
省级
36
2002(4)
体育特色教育课余训练模式
芜湖师专学报
CN34-1174/G4
第一作者
省级
37
2003(6)
《鱼跃前滚翻、排球垫球》教案评析
体育教学
CN11-3145/G8
独立
省级
38
2004(2)
田径选手个人技术特点及风格构建探析
滁州师专学报
CN34-1177/G4
独立
省级
39
2008(1)
挺身式跳远教学初探
田径
CN11-1287/G8
第一作者
国家级
40
2008(3)
高校体育教学中逆商的培养
体育师友
CN44-1384/G8
第一作者
省级
41
2003(11)
课余运动训练的控制模式
田径
CN11-1287/G8
第一作者
国家级
42
2005(6)
普通高校田径短期集训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N51-1621/Z
独立
省级
43
2008年
高校挺身式跳远教学初探
田径
2008(1)
第一作者
国家级
44
2008年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商的培养研究
滁州学院学报
2008(6)
第一作者
省级
45
2008年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商的培养
体育师友
2008(3)
第一作者
省级
46
2007年
浅谈蹲踞式起跑
田径2007年第2期
ISSN1000-3509 CN11-1287/G8
独著
国家级
付 明 萍
47
2008年
体育教学内容重组的设计思路
体育教学 2008年第4期
ISSN1005-2410 CN11-3145/G8
第一作者
省级
48
2006年
对高校大学生运动性肌肉痉挛的调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ISSN1007-4260 CN34-1150/ N
第一作者
省级
49
2007年
新课程背景下皖东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现状研究
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ISSN1673-1794 CN34-1288/Z
第一作者
省级
50
2007年
皖东地区体育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调查研究
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ISSN1001-9960 CN37-1021/N
第一作者
省级
51
2008年
重组教材内容,合理活用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2期
ISSN1672-6715 CN11-5187/G
独著
省级
52
2005年
体育与健康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ISSN7-224-05976-7/G.1016
副主编
付 明 萍
53
2003年
体育与健康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ISSN7-224-05976-7/G.1016
副主编
54
2002年
健美操对提高我校女生身心素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初探
滁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ISSN1009-1556 CN34-1177/G4
独作
省级
55
1999年
体操教学中几种练习法的设计与运用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CN34-1046
第一作者
省级
56
1999年
师之爱是促进“体育后进生”转化的内驱力
滁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CN34-5033/G4
独作
省级
57
2008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研究
四川体育科学
2008,(3) 150-153
国家级
58
2007
浅谈奥运会对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教育与职业
2007年第17期;115—116
独立
国家级
吕 文 辉
59
2006
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的思考
黄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56—157
独立
省级
60
2006
滁州学院入学新生体质状况分析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29—430
第一作者
省级
61
2007
对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滁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22—124
独立
省级
62
1999.10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独立
省级
63
1999.10
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滁州师专学报
独立
省级
64
2005.5
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影响及价值
《体育学刊》
第三期
第二
省级
丁 敬 龙
65
2005.9
论体育赛事与项目管理
《首都体育学院》
第二
省级
66
2007.6
对社区体育发展中地方政府责任的解析
滁州学院学报
CN34-1288/Z
第一作者
省级
倪 秀 海
67
2007.6
传播校园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
理论探讨
CN23-1013/D
第一作者
省级
68
2007.02
高校挺身式跳远教学模式初探
中国体育教育学报
2007,(10)
合著
省级
邰 玉 明
69
2007.06
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的责任探究
滁州学院报
2007,(6)
独
省级
70
2008.01
挺身式跳远教学初探
田径
2008,(1)
合著
国家级
71
2006,4
论城市与城市体育
安徽师大学报
CN34-1064/N
独撰
省级
陈 伟
72
2007,5
现代竞技体育对
滁州学院学报
CN34-1288/Z
独撰
省级
73
2008.2
抵抗素与冠心病
中国校医
第一作者
国家级
郭 丽 丽
74
2008.4
浅议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中国青年科技
第一作者
省级
75
2008
米邦塔仙人掌与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
四川体育科学
2008(4)
国家级
76
2005.2
薪时期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河南科技学院(CN41-1108/S)
独
省级
黄 安 龙
77
2004.9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CN34-1177/G4)
独
省级
78
2008
改良广播操对老年男性机体血脂代谢的影响
北京体育体育大学学报
2008(12)
第二作者
核心
79
2007.3
如何搞好学校武术教学
滁州学院
第一作者
省级
孔 祥 明
80
2008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商的培养
体育师友
2008(3)
第二作者
省级
81
2008、3
滁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安徽科技学院
独著
省级
朱 莉
82
2007、4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运动干预个案研究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第一作者
国家级
83
2007、4
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瘾的新模式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内江师范学院
第一作者
省级
84
2004、12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素质特征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
独著
省级
85
2007、1
浅谈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的养成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安徽科技学院
第二作者
省级
86
2000、2
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淮北煤师院
独著
省级
87
2001、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几点思考
滁州师专学报
滁州师专
独著
省级
88
2008、7
表象训练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田径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第一作者
国家级
余 少 兵
89
2008、4
表象训练在体操技术教学中的效用研究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独著
省级
90
2007、10
滁州市中年知识女性体育健身现状分析
黄山学院学报
黄山学院
独著
省级
91
2007、1
浅谈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的养成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安徽科技学院
第一作者
省级
92
2005、12
我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
独著
省级
93
2007、4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运动干预个案研究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第三作者
国家级
94
2007、4
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瘾的新模式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内江师范学院
第二作者
省级
95
2007.5
浅谈健美操公体选项课教学内容的安排
滁州学院学报
CN34-1288/Z
独立
省级
郭 德 敬
96
2008.5
奥运营消--非产品标签
科技信息
CN37-1021/N
独著
省级
谭 继 业
97
2005年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CN34-1288/Z
第一作者
省级
刘 泽 琼
98
2005年
《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国队防守技术比较分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安徽教育学院CN34-1288/Z
第一作者
省级
99
2008年
《浅析参与体育运动的内驱因素》
《滁州学院学报》
滁州学院CN34-1288/Z
第二作者
省级
100
2007.3
农村体育教师的培养探析
滁州学院学报
CN 34-1288/Z
第一
省级
田 庆 柱
101
2008.3
“五人制足球”比赛的特点及其在高校开展的价值
科技信息
CN37-1021/N
第一
省级
102
2008.4
大学生足球运动中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内江科技
CN 51-1185/T
第一
省级
103
2008
改良广播操对老年男性机体血脂代谢的影响
北京体育体育大学学报
2008(12)
第一作者
核心
王 娟
104
2008
体育锻炼对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
巢湖学院学报
2008(6)142-144
省级
105
2008
简论隋炀帝之死对隋末初政局的影响
滁州学院学报
20082(2)
省级
张 悦
106
2008
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与希腊古典史学的人本史观
考试周刊
2008(2)
省级
107
2008
对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思考
文教资料
2008(2)
省级
108
2008
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培养与训练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4)221
省级
赵 煜
专业简介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师范类),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培养其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或从事社区体育指导、体育科研等专门性工作。
专业特色:为摆脱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与具体能力方面成为复合型体育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突出技能课、娱乐课和健身手段等教学内容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目前我系已逐步形成以篮球、健美操、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为龙头,以体育舞蹈等新兴项目为亮点,以户外运动等休闲体育项目为拓展方向的专业特色。
主干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学概论、体育史、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统计、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科研方法、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按摩与推拿、体育绘图、体育场地与设施、教育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田径、球类(篮球、足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与气功、散打、跆拳道、游泳、健美操、体育舞蹈、户外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