擗
pǐ
〈动〉
用力使其脱离原来物体 [break off]。如:擗棒子
连续拍打[胸部] [pound]。如:擗踊(拍胸跺脚);擗踊哀号(拍胸跺脚,哀痛哭号)
避,躲 [avoid;hide]。如:擗掠(收拾,整理)
另见bò
--------------------------------------------------------------------------------
通“僻、避、辟、譬”
擗、避、辟、僻、譬---- 《左传·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预注:“辟,邪也;衷,正也。”辟作“僻”解。《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辟作“擗”解,即捶胸。《诗经·邶风·柏舟》:“寤辟有票(“票”加提手旁)。”辟作“避”解。《礼记·儒行》:“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辞怨。”《札记·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辟作“譬”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