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爱知県 「あいちけん;Aichi-ken」

简介旧国名:尾张、三河。

县名由来:据说由《万叶集》卷三,高市黑人所作《桜田へ鹤鸣き渡る年鱼市潟(あゆちがた)潮干にけらし鹤鸣き渡る》中,「年鱼市潟(あゆちがた)」而来。后来「あゆち」逐渐转变成「あいち」。

县花:鸢尾花。

县树:密花槭。

县鸟:红角枭。

面积:5164.57平方千米(日本全国第27位)。

人口:7.414.723人(日本全国第4位)。

人口密度:1.440人/平方千米(日本全国第5位)。

人口增长率:3.8%(日本全国第11位)。

市町村数:61(35市24町2村)个。

县厅所在地:名古屋市(2.247.752人)。

日本本州中部县。南临太平洋,面积5164.57平方千米。德川时代为日本棉花种植、加工中心。首府名古屋及其工业郊区组成中京工业区(日本第三大工业密集区)。生产纺织品、陶瓷器、汽车、机械、胶合板、化工品、景泰蓝、食品。公路、铁路交通发达。主要港口为名古屋。人口:7.414.723人(2009年9月统计)。

历史上,爱知县处于关东、近畿中间地带在东西文化沟通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尾张地区在日本明治时期曾是日本有数的纤维工业区。日本大正、昭和时期爱知县的伊势湾地区,重化学工业十分发达,曾是日本四大工业地区之一。

爱知县
木曾川上的游艇

60年代,其地域不断扩大,形成了当今日本的中京圈。

日本战国时代的三豪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生于爱知县,有关三人生平的史迹和遗址很多。特别是德川美术馆、热田神宫宝物馆、蓬左文库收藏有德川家世代相传的文物,是珍贵的私立文化设施。每年10月的名古屋节,有战国三杰的游行,由市民们装扮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和他们的嫔妃们的行列多达1000人、长达1公里。你也可以去参观丰田的汽车装配,日本人以丰田的高效率而自豪。濑户市可以称作日本的瓷都,这里生产日本最好的陶瓷器,日本的陶器至今仍叫做“濑户物”。爱知县还有一种名产叫“电照菊”,是利用菊花只在日照时间短的秋季开花的习性,每天用电灯照射延缓其开花,在1-4月向市场提供菊花的方法。

地理爱知县位处日本群岛中央,首府为名古屋市。向南可经三河湾及伊势湾通往太平洋。东面与静冈县接邻;东北面为长野县;北面为岐阜县;西面则为三重县。县的东西端相距106千米,南北端相距94千米;全县总面积为5164.57平方千米,约占全日本面积的1.4%。最高点为海拔1415米的茶臼山。

历史律令体制之前,爱知县被分为尾张,三河,穗三个地区,大化改新之后,变成尾张,三河两个国家,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江户时代。明治4年,废蕃置县之后,尾张地区(除知多郡)设置名古屋县,三河和尾张的知多郡地区设置额田县。明治5年4月,名古屋县改为爱知县。同年11月27日,废除额田县,由爱知县管辖。长期存在的尾张国和三河国终于统一为爱知县。

最初,爱知县内有2900多个市町村,经过明治和昭和时期的大合并,到昭和45年,市町村数变为88个。之后的30多年,市町村数没有变化。经过平成时期的大合并,到平成15年,又有15个市町村合并。平成20年1月15日至今,市村町数变为61(35市24町2村)个。

辖下市名古屋市-丰桥市-冈崎市-一宫市- 濑户市 -半田市- 春日井市 -丰川市- 津岛市 -碧南市-刈谷市-丰田市-安城市- 西尾市 -蒲郡市-犬山市-常滑市 - 江南市 - 尾西市 - 小牧市 - 稻泽市 -新城市-东海市- 大府市 -知多市-知立市- 尾张旭市 - 高滨市 -岩仓市 - 丰明市 - 日进市 - 南中央机场都城市

辖下郡爱知郡

西春日井郡

丹羽郡

叶栗郡

中岛郡

海部郡

知多郡

幡豆郡

额田郡

西加茂郡

东加茂郡

北设乐郡

南设乐郡

宝饭郡

渥美郡

经济以前作为连接关西和关东的交通的要冲而繁荣兴盛。

爱知县是日本少数以工业为经济主导的县。以丰田汽车为首德汽车产业亦存在不少。丰田汽车在1937年设立,汽车产业的发展在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成为发达的产业。

工业、制造品发货数额(2005年)为39兆5140亿日元,作为中京都工业地带的核心29年连续夸耀全国1位。

县内生产总值(2005年)35兆8199亿日元,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7.1%。

爱知县在2005年有爱知万国博览会和中部国际机场开辟港口这两大盛世,并且以东海环状高速公路,伊势海湾高速公路,爱知高速公路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东部丘陵线和西部交通。

人口爱知县的人口在所有都道府县中排行第四,计有7.414.723人(2009年9月统计)。

在县内市町村中,名古屋市人口最多,有2.247.752人;人口最少为富山村,只有212人。

交通过去爱知的交通主要依靠火车连接。但自从中部国际机场开放以后,对外交通大大改善。乘搭火车从名铁名古屋站出发,只要30分钟就可到达中部国际机场。

文化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EXPO 2005)会于2005年3月25日到9月25日在濑户市和长久手町举行。

2010年8月21日至10月31日,将迎来首届“爱知三年展览”国际艺术节(Aichi Triennale 2010)。本次展览的主题是“艺术与都市”,开展期间将以现代美术作品的展示和舞台艺术的演出作为平台,向公众展示世界最先端的艺术动向,以及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

观光与民俗日本人认为爱知县的人重实际利益和实用。而尾张和三河的人又有所不同。尾张人被认为是个人主义的,独立克己的精神较强。三河人被认为是农民型的,比较保守。名古屋人继承了町人文化的传统,一般不参与政治,重勤俭节约,保持朴实刚健的气质。

爱知县的宽面条很有名。有一种是扁宽的面条配以鲣鱼干、菠菜做成的很朴素的汤面。还有一种是将扁宽面条配大酱汤做成的汤面。这种面条据说是海部郡一带的农家料理。面条可以从面条店买到。大酱一般用冈崎出产的八丁大酱。鲣鱼干要用名古屋产的。

旅游◆ 如庵、犬山城天守 (吉良町)

◆ 金莲寺弥陀堂 (吉良町)

◆名古屋城、热田神宫(名古屋市)

◆犬山城(犬山市)

◆ 丰川稻荷 (丰川市)

◆丰田博物馆

◆博物馆明治村

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位于名古屋市的中央,装饰在城堡望楼──天守阁屋脊上的金色兽头瓦最为有名。1612 年,当时的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家康修造了名古屋城,到 1867 年政治改革幕府倒台之前,它一直都是德川三大家族之一的尾张德川家族的居城,极尽奢华。后在第 2 次世界大战中于 1945 年受空袭,大部分被烧毁,1959 年重建天守阁,改为地下一层地上七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从那以后,天守阁的秀姿一直是名古屋的象征。

城堡内1 至 5 层是展示室,对外开放,在这里可以亲眼目睹与尾张德川家族有关的各种物品等说明名古屋城历史的资料。另外,在以名古屋城为中心开辟的名城公园中,一年四季,名花异草争奇斗艳,不少市民乐于在此散步休闲。除春天的樱花节之外,还有名古屋城夏日庙会、菊花人形展等各种活动,都值得一看。

名古屋城东侧是一片建于 17 世纪的住宅和外涂泥灰的仓库等建筑物,街景别有一番风情。城堡南侧则是连片的行政大楼区,古色古香的旧时屋宇和现代新颖建筑物协调地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市容是名古屋城周围一道独特的景观。

汤谷和足助

汤谷位于爱知县东部、是宇莲川沿岸的山谷间一块温泉喷涌的地方。周围一带有不少风景名胜,其中有被指定为国家级天然纪念物的“马背岩”,它是河中间隆起在外的一块安山岩石,还有河底形成一块块板状的岩盘,峭壁耸立的溪谷──凤来峡以及红角鸮出没的凤来寺山。

位于爱知县东北部的足助町,作为 19 世纪运送三河湾出产的食盐的商旅在中马街道上的一个投宿地而繁盛一时,如今还遗存有许多经过涂漆的建筑物,保留着当时的城镇风貌。另外,有一间三州足助住宅,再现了 20 世纪前半叶的小镇风情。同时在这里的民宅中,游人们还可以参观打铁匠、烧炭工和抄纸匠等手工业者表演的传统的手工艺。

周围有足助中马馆、足助资料馆、香积寺等,在巴川沿岸还有以秋日观赏红叶闻名的香岚溪等风景点。

三河湾

爱知县南部的三河湾被知多半岛和渥美半岛所围绕,是以伊良子岬和羽豆岬为湾口的内海,属于三河湾国定公园。海水浴、赶潮、垂钓、在海滩上拉网等,是一处常年都可游玩的海上景点。沿海岸的西尾市、蒲郡市、吉良町等地盛产抹茶,这种茶将茶叶研成粉冲热水饮用,另外,还有西浦、三谷、形原等地的温泉乡。

竹岛是被常绿林覆盖的岛屿,整个岛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到蒲郡市海面上的岛上,可从竹岛桥过去。岛上有八尾富神社和竹岛水族馆,八尾富神社供奉着日本七福神中的竹岛福神。

在吉良町有建立于 1600 年的华藏寺,它以 19 世纪创作的、用石头和白砂表现山水的旱式庭园而闻名。此外分布在三河湾海岸的渔港,有充满活力的鱼市场,附近有很多饮食店可以品尝到当地捕捞的新鲜海产。

热田神宫

热田神宫在名古屋市的市中心地带,被许多市民亲切地称为“热田祥宫”。这个神宫早在7 世纪编纂的日本最古的史书──“古事记”里就有记载,是历史久远的大社,是用于奉祀历代天皇承传的、象征皇位继承的三件大宝、三种神器之一的草剃神剑的地方。

在称为热田之森、约 20 万平方米的神宫里,树木高耸茂密,有一种庄重的气氛。在 1966 年建造的高台式文化殿内的宝物馆里,收藏着约 4000 件的宝物。神宫里还有祭奠 16 世纪的武将──织田信长的信长塀、佐久间灯笼、二十五丁桥等记载着名古屋历史的重要史迹。

大社里,一年间光是祭祀、节日活动就有 70 项之多,其中有神职者一边走一边笑的醉笑人活动,也有其它古式、罕见的祭祀活动。一年之中有很多参拜者前来参拜。

凤来寺山

凤来寺山是位于爱知县东部、奥三河地区的火山,被指定为国家级名胜、天然纪念物,属于天龙奥三河国定公园。山上有一种红角鸮,会发出近似“佛、法、僧”发音的叫声,非常有名,另外还有鼯鼠等,这些珍奇动物使凤来寺山颇具名声。

凤来寺山的入口处有座凤来寺山自然科学博物馆,向游人介绍山上那些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里能够见到日本羚羊、角鹰等的标本,还可以从录音带中欣赏到红角鸮的鸣叫声。此外还有凤尾草、百合等植物展品。在岩石、矿产的展区、还对周围的地质情况加以介绍。另外,从山顶还可以饱览东三河平原和三河湾的景色。

凤来寺建于凤来寺山的中腰,有 1425 级石阶通向正殿,从这条参拜道的入口处到寺院周围一路上都是苍郁的杉树和扁柏等千年老树。正殿东侧有 17 世纪德川家光建造的东照宫,墙面上布满了模仿枥木县日光市东照宫壁面风格的精巧雕刻。

节日庆典◆ 国府宫裸祭 (稻泽市·尾张大国灵神社、旧历1月13日)

◆ 津岛天王祭 (7月第4个星期六·星期日)

◆ 一色大提灯祭 (诹访神社、8月26日~27日)

◆ HANDA山车祭 (5年1次、下次将在2002年10月上旬举行)

◆ 三谷祭 (蒲郡市·八剑·若宫神社、10月第3个或地4个星期六·星期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