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罗姆·科恩
杰罗姆·科恩(Jerome Kern) 是美国音乐剧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作是“现代美国音乐剧之父
”和美国剧场音乐的先驱。他与小哈姆斯坦在1927年合作的《演出船》是百老汇音乐剧早
期阶段最为重要的作品,开启了剧本音乐剧的先河。
科恩见证了早期美国音乐剧的发展,是美国音乐剧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科恩
的创作可以说就是美国音乐剧早期发展的历史,他的创作直接影响了美国音乐剧的发展,
对于音乐剧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先后经历了早期音乐剧的几个阶段,
从对爱德华七世时期全盛的早期音乐喜剧的改编,到有意识的将美国音乐因素揉入其中而
形成新的美国式音乐剧,再到后来开创音乐剧发展新局面的剧作《演艺船》的推出,他总
是屹立在音乐剧发展的潮头。
科恩1885年1月27日出生在纽约,他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十几岁就能够熟练的
演奏复杂的钢琴曲子。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和掌握了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的创作理论,并
且开始尝试着为学校和一些小规模的剧团进行歌曲创作,并在17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一
些作品集。出于对音乐的热爱,科恩很早就离开了学校向音乐界进军,希望能够打拼出一
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了熟悉音乐创造的整个流程,科恩在与音乐创作密切相关的出版行
业找到了工作,他先是在爱德华兹?马克(Edward Mark)的音乐出版社工作,后来又转入麦
克斯?德雷福斯(Max Dreyfus)出版社。在这里,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利用出
版社的便利条件,进行一些个人的创作。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结识一些当时音乐界的名
流,争取到一些机会为音乐喜剧创作歌曲。通过这些活动,他的创作才能逐渐为人所知。
科恩早期的创作基本停留在模仿和改编阶段,赫伯特和乔治?科汉的音乐喜剧对科恩的早
期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早期的作品还基本属于喜剧和滑稽剧的范畴,另外多为改编
之作。他主要是对英国的音乐剧进行改编,然后加入一些自己创作的歌曲,将之引入到美
国的戏剧界。因为在当时,美国的音乐剧还没有自己的固定的模式,很多作品只是简单模
仿英国的创作,将在英国获得成功的一些剧目照搬过来,很容易就成为卖座的佳作。
科恩最初的三部作品全部是根据英国的音乐剧改编的,分别是《英国女子戴西》(An
English Daisy)、《威克汉的威克斯先生》(Mr Wix of Wickham)和《银拖鞋》(The
Silver Slipper)。科恩为《英国女子戴西》(An English Daisy)创作了两首新歌,而《
银拖鞋》本身就在伦敦取得了成功,很快在美国也引起了轰动。最能体现科恩才华的是那
部《威克汉的威克斯先生》,科恩并没有照搬所有的曲调和戏剧形式,而是结合美国女演
员的特长,为之补写了几首新歌,曲子中充满了自信和朝气,这些洋溢着美国风情的作品
在演出后立刻受到公众的欢迎。
在当时的美国,音乐剧主要围绕着音乐来进行创作。只要有了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剧诗,
再配上奢华的歌舞,即使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也基本上能够满足观众们的欣赏需求。所
以,作曲家往往成为各个剧院争相抢夺的炙手可热的人物。科恩的创作才华一经展现,立
刻吸引了许多剧院老板和制作人的注意。很快,科恩就被查尔斯?弗洛曼(Charles
Frohman) 邀请去为他的剧院创作新歌。科恩同时还为伦敦的乔治?爱德华兹(George
Edward)和威廉姆?格瑞特(William Greet)作曲。年轻的科恩终于找到了初试身手的舞台
。
科恩的创作激情被激发了,很快他第一首走红的曲子——《伯爵和姑娘》(The Earl and
the Girl)中的“How'd You Like to Spoon with Me?”问世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科
恩一发而不可收,创作的一大批作品都得以登上百老汇的舞台。像《白菊花》(The
White Chrysanthemum)、《兰花》(The Orchid)和《挤奶女工》(The Dairymaids)等。这
些作品中,有的他只写几首新歌,而有的则几乎包办所有的曲目。这个阶段的创作经历,
使得科恩对于创作音乐剧的乐曲有了一个清晰而又直观的认识,尽管他的作品得到人们的
承认和欢迎,但他看到了暂时繁荣后面隐藏的危机,看到如果只是一味的跟随英国音乐剧
的脚步的话,那么百老汇的音乐剧就将永无出头之日。同时英国喜剧和欧洲歌舞剧所特有
的节奏拖沓缓慢、缺乏活力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迟早有一天会被观众所抛弃,必须要进
行大的改革才行。所以,在这个时候,科恩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对美国音乐剧的创作进行变
革了。
我们很快就看到了科恩在新作中进行的努力。《La Belle Paree》是科恩首次以主创作曲
家的身份出现的剧作,这部作品的主创人员包括了以前爱德华兹剧院的台柱子詹尼?艾尔
文(Jeannie Aylwin)和基蒂?高顿(Kitty Gordon),演员方面则起用了刚崭露头角的匈牙
利的米特兹(Aka Mitzi)和年轻的艾尔?乔森。在这部于冬园剧场上演的作品中,科恩创作
了许多旋律优美的作品,他在剧中的表现充分说明他已经走上音乐剧创作的正轨,并开始
尝试写作带有自己个人色彩的歌曲。
科恩的创作才华在1917年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他一年之内先后参与了《哦,男孩》
(Oh,Boy!)、《怀念1917》(Miss 1917)等五部作品的作曲。其中的《哦,男孩》是一部典
型的充满传奇色彩的音乐剧,从该剧中的名曲“直到乌云滚过”中已经可以看出科恩日后
创作的方向。《好好埃迪》(Very Good Eddie)和《哦,夫人!夫人!》(Oh,Lady! Lady!)
则成为百老汇音乐剧摆脱欧洲歌剧传统的标志,从此百老汇音乐剧特别是音乐喜剧有了较
为清楚的发展方向。
此时的科恩已经决意要结合美国娱乐自身的特点,使英国音乐喜剧本土化、美国化,最终
得以超越原来的戏剧形式,从而在美国获得更为广阔的艺术土壤和观众,走上一条独立创
作和发展的道路。正是科恩这种突破“舶来”形式,寻求自我突破的划时代贡献,使得美
国百老汇音乐剧没有沿着英国的老路走下去,而是走出了一条异彩纷呈的新路。这也是科
恩被公认为美国音乐剧之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恩在艺术创作上的转变很快就收到了回报,他赢来了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卖座作品—
—《萨丽》(Sally)。这部迷人的剧作可以堪称是科恩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里
,科恩为歌舞大王齐格菲尔德最喜欢的女演员M?米勒(Marilyn Miller)精心创作了“野玫
瑰”(A Wild Rose)一歌,并恰当的安排了一些二重唱,从而轰动一时,观众们都认识了
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应当看到,尽管科恩一直谋求突破,但他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歌曲形式和配乐方式的变化
上,对于歌曲的主题和要表现的内容,他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而且也没有能力去进行改变
。随着美国在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美国民众已经不能满足于以前那种只是用简单情节
将几首好听的歌曲串起来的娱乐方式,他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这也
给音乐剧的创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科恩在这个背景下也难以有大的突破,在20年代初的几年中,他的创作一度陷入低谷,尽
管1925年推出的《晴朗》(Sunny)不失为一部佳作,其中的《谁》“Who?”、《晴朗》“
Sunny”和《两只小蓝知更鸟》“Two Little Bluebirds”都是百老汇音乐剧早期的经典
之作,但与前段时间的高产和辉煌相比,这段时间内科恩的创作相对有些平淡。
不过科恩并没有放弃和气馁,他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景气的状况,他已经敏锐
地感觉到音乐剧应该趋于“严肃”主题的需要,并且使自己的作品逐渐向“严肃化”靠拢
。就在这时,他碰到了一个好剧本,也找到了一个好搭档,在他与小哈姆斯坦的共同努力
下,偶然成为了必然,美国音乐剧的历史被改写,伟大的《演艺船》诞生了。
与以往插科打诨、内容肤浅、情节简单、结构凌乱的音乐喜剧相比,《演出船》承载了太
多的内容,它是美国音乐剧历史上几十年来第一部以广阔的社会现实为背景的音乐剧。它
同旧作品有着太多的不同:严肃的主题、众多的人物、复杂的关系、浪漫的情节、生动的
人物,这些都极大地吸引了对老套的剧作感到厌烦的观众,它一炮而红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事情了。
在音乐创作方面,科恩不再像以前那样所有都围绕着歌曲展开,一切都是歌曲的装饰,而
是坚持以剧情为中心,充分把握剧本的内涵和主题,根据剧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性
格来创作,将所有这些通过音符表现出来,使音乐真正达到了“有声之诗”的境界,音乐
和剧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剧作的主题通过音乐得以顺畅的表达。他彻底抛弃了以前的那
种简单的“狐步舞”的伴奏形式,赋予作品以更加实际化和抒情性的音乐节拍。
科恩一直争取的“本土化”在《演出船》中也得以实现,音乐充分吸收了二十世纪初美国
流行音乐中的新鲜东西,并且从美国的民族音乐、黑人音乐中寻找创作灵感,努力从现实
中找寻新的节奏和韵律,从而使该剧的音乐既有民族性,又有着极强的时代感。
在演出的过程中,观众们无不被这部蕴含着深刻社会主题的作品所打动和震撼。在这里,
不会看到平时已经感到厌倦的低俗歌舞和插科打诨,结尾也不是皆大欢喜的浪漫,从始至
终,观众们都被剧情所调动,随着剧中人情绪的波动而或悲或喜。小哈姆斯坦的剧诗不仅
很好的介绍了剧中的戏剧冲突,还专门为不同的角色设计了不同的台词,这就要求科恩在
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单纯的追求优美的旋律和流行歌曲,而是真
正的要理解剧情,根据剧中人所处的环境和心情来作曲,必须要紧紧的同剧情相契合。这
一点看起来简单,但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和改变。在这部剧作中,音乐同剧
情乃至人物的结合体现在任一时刻,真正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正像当时的一些剧评家
所讲的,《演出船》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惊世骇俗的作品。
科恩的创作天赋在这部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好像在创作还没有开始时,科恩就预料到
这部作品将重新书写他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似的,在创作的过程中调用了自己全部的灵感
和技巧,将自己最完美的旋律呈现在世人面前。《演艺船》为大家献上了许多精美的唱段
。除了千古名曲“老人河”(Old Man River),还有“吻”(Bill)、“不由得不爱我那个
汉子”(Can't help Loving Dat Man)、“假装”(Make Believe)、“我为何爱你”(Why
Do I Love You?)等也都传唱至今。
在《演艺船》中,小哈姆斯坦那充满感情的剧诗,齐格菲尔德式的豪华富丽的舞台装潢以
及科恩美妙动人的音乐首次得以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仅仅用“最感人”或者“最有艺术
性”来评价《演艺船》是不够的,它可以称得上是百老汇音乐剧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一部剧
作。
科恩的这部作品迈出了将音乐和戏剧结合的成功的第一步,不仅为他自己赢得了莫大的声
誉和赞赏,更为重要的是,它给百老汇音乐剧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明晰的道路。自《演艺船
》开始,音乐剧的制作逐渐接纳了将戏剧文本与音乐整合为一体的美学标准,试图进一步
发展音乐剧精彩的台词、优美的旋律、戏剧和背景音乐水乳交融的创作技巧,音乐剧也开
始由“音乐歌舞喜剧”(Musical Comedy)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剧本音乐剧,开启了近代音
乐剧的先河。
《演出船》也吸引和推动着同时代的作曲家们纷纷转变创作方式,对音乐在音乐剧中的地
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格什温兄弟、伯恩斯坦等一大批作曲家被吸引,并挑起
了振兴百老汇的重任。
科恩此后创作的剧目大多描写浪漫的爱情故事,音乐看起来同剧情也没有多大的关联,但
科恩凭借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是将每一部剧中的音乐都打造得非常美妙。像《可爱的
艾德琳》,由在《演艺船》中表现抢眼的海伦?摩根(Helen Morgan)出任主演,科恩为之
写出了像“我为什么出生”(Why Was I Born?)这样出色的曲子,只是由于当年的股票大
幅下跌和经济危机,才导致了这部作品演出的不景气。他随后在1931年根据巴黎浪漫的爱
情故事改编的《猫和小提琴》也是以节奏欢快的音乐为主的剧作,其中的《她未应允》“
She Did'nt Say 'Yes'”和《爱的天空》“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e”都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科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音乐剧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人物,他在20世纪初的20年内为我
们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剧目,写出了许多真挚感人的歌曲。他的《演艺船》是百老汇音乐
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标志着同过去一个时代的告别,也标志着一个新的
时代——剧本音乐剧时代的开始。
科恩以其浪漫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旋律和众多脍炙人口的佳曲,他比其他作曲家更
为明显地影响了音乐剧发展的方向,并创作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本土音乐剧。对
于科恩,也许小哈姆斯坦的评价最有说服力了:“他把他的一生都投入其中,寻求美的真
谛,而恰恰是他,明了真美的所在!”科恩被公认为“现代美国音乐剧之父”是当之无愧
的,正是他的非凡创作开创了音乐剧的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