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视比较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闪视比较仪是天文研究中用来比较天区的底片,以发现新的星球。

由德国的一家仪器公司发明的。

它有两个置片台,放置待比较的两张底片,左右两张底片不能同时在镜头里看到,而是自动控制着按一定频率轮流进入视场。如果在两张底片上没有移动位置的星,两张底片上的星象全同。由于视觉暂留现象,视场里的星象会是稳定的,只要有一个星移动位置,在视场里看就会来回跳动。

汤博就是利用了这一仪器发现冥王星的!

闪视比较仪[1]是用来搜索光度有变化(如新变星)或位置有变动(如小行星、大自行恒星)的天体的仪器。将在不同日期、在相同条件下拍摄的两张同一天区的底片平排分放在仪器底片架上,用适当的光学装置和机械装置使两底片的星像在目镜视场中重合。仪器可采用三种工作方法:①闪视法。使两底片上的星像在目镜视场中交替出现。这时,变星由于星像大小不同就会显现出脉动。运动的天体则显现位置闪动。②比色法。通过不同颜色滤光片同时观看两张底片的星像,变星看起来呈彩色边缘,而运动天体看起来便是不同颜色的分立像点。③立体法。用立体镜同时观看两张底片,变星或运动天体就会产生与正常星不同的立体感。自1956年起,有人将电视应用于闪视比较仪。两束扫描光分别透过两张底片后,进入两个光电倍增管,由光电倍增管输出的信号在混频器上相减,其差值经放大后在电视屏上显示。正常星的两路信号相抵消,变星显示或亮或暗的环或斑点。这里还可接上自动记录仪,记录天体的光度或位置的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