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参军

古代官名即参军事。参军或参军事,本参谋军务之称。东汉灵帝时,陶谱以幽州刺史参司空车骑张温军事;献帝时,孙竖亦为张温参军;荀彧参丞相曹操军事。晋时军府置为官员,如中军将军羊祜有参军二人。南北朝随其职司,称谘议参军、中兵参军等,亦单称参军、参军事,从此为诸曹之长的官名。如晋元帝为丞相时,府中设十三曹,均以参军为长。北齐各州,刺史属官有录事、功曹、仓曹、中兵等参军。隋初仍北齐之旧。炀帝罢州置郡,改原来州的参军事为书佐。唐参军一般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从九品下的。史籍记此官名,《隋书》、两《唐书》于“参军”下有“事”字,《通典》、《文献通考》无。宋州官仍有参军,曹名与唐有同异。明、清以参军为经历的别称。

参军叫入伍与我国古代军阶编制有关。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俩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住在一起,五户为一比。当兵时,五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五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五人总是在一起。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近代的班、排、连代替了古老的伍、两、卒,人们仍习惯把参军叫作“入伍”。“伍”字在部队广为使用,如:“队伍”、“入伍”、“退伍”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