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

一、姓氏源流慕容(Mù ró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得姓始祖:单于。根据《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而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三、历史名人慕容皝:字元真(297-348.10.25),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是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 咸和八年五月甲寅(333年6月4日),慕容廆去世。六月,慕容皝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慕容皝继位后,用法严苛,国人多不安。337年十月,慕容皝称燕王,前燕帝国建立。慕容皝汉化较深,崇尚儒学、喜好文籍,设东庠(学校),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公元348年慕容皝病逝,时年52岁。
慕容恪: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大臣。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西)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皝之子。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从15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前燕慕容皝五年(338年)五月,后赵主石虎率兵数十万攻前燕,慕容皝坚守燕都棘城,与赵军相持旬余。后乘赵兵引退之机,命慕容恪率2000骑于晨出击。石虎见诸门若有师出,大惊,遂弃甲溃逃。恪乘胜追击,大败之,斩获3万余人。十二月,鲜卑首领段辽密与前燕谋覆后赵军,慕容恪奉命率精骑7000于密云山(今河北省承德北)设伏,大败后赵将麻秋所部3万人,歼其大部。八年,拜渡辽将军,镇平郭(今辽宁省盖州西南),屡破高句丽兵,使其畏惧,不敢来攻。前燕慕容儁四年(352年)四月,奉命率军攻冉魏,追至廉台(今河北省无极东北),10战皆败。但仍激励将士奋战,令部将佯败诱魏军至平地,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骑射者5000人,以铁锁联马结成方阵抵挡魏军冲击,两侧骑兵伺机夹攻,大败魏军,擒魏主冉闵(见廉台之战)。元玺三年(354年)四月,拜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四年十一月,率部往广固(今山东省青州西北)攻内附于东晋的镇北将军段龛。五年正月,引兵渡河(黄河),大破龛军,进围广固。为减少伤亡,采取围而不攻,待其疲竭再歼之策,在广固周围筑高墙,挖深堑,并堵塞五龙口,引渑水灌城。十月,城中柴、粮皆尽,段龛不得已悉众出战。慕容恪挥军冲杀,大败段龛。龛无法突围,率残部复入城,旋出降。慕容恪治军不尚威严,专用恩信,爱护部属,军营外松内紧,敌至莫能近。建熙元年(360年),燕主慕容儁卒,太子慕容暐继帝位,恪为太宰,力辅幼主,总摄朝政。时东晋多数朝臣主张乘机攻前燕,而征西大将军桓温认为,慕容恪尚在,不可妄动。恪辅政期间,前燕政局稳定,军事上也有发展,占据了东晋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八年五月,恪病卒。
慕容垂:又名慕容霸,前燕王慕容皝的第五子。 十六国后燕创建者。384-396年在位。字道明(326-396),鲜卑族,昌黎棘城(辽宁义县)人。原为前秦大将,苻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慕容三藏:燕人也。父绍宗,齐尚书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三藏幼聪敏,多武略,颇有父风。仕齐,释褐太尉府参军事,寻迁备身都督。武平初,袭爵燕郡公,邑八百户。其年,败周师于孝水,又破陈师于寿阳,转武卫将军。又败周师于河阳,授武卫大将军。又转右卫将军,别封范阳县公,食邑千户。周师入邺也,齐后主失守东遁,委三藏等留守邺宫。齐之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犹率麾下抗拒周师。及齐平,武帝引见,恩礼甚厚,诏曰:“三藏父子诚节著闻,宜加荣秩。”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其年,稽胡叛,令三藏讨平之。开皇元年,授吴州刺史。九年,奉诏持节凉州道黜陟大使。其年,岭南酋长王仲宣反,围广州,诏令柱国、襄阳公韦洸为行军总管,三藏为副。至广州,与贼交战,洸为流矢所中,卒,诏令三藏检校广州道行军事。十年,贼众四面攻围,三藏固守月馀。城中粮少矢尽,三藏以为不可持久,遂自率骁锐,夜出突围击之。贼众败散,广州获全。以功授大将军,赐奴婢百口,加以金银杂物。十二年,授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繦负日至,吏民歌颂之。高祖闻其能,屡有劳问。其年,当州畜产繁孳,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十三年,州界连云山响,称万年者三,诏颁郡国,仍遣使醮于山所。其日景云浮于上,雉间兔驯坛侧,使还具以闻,上大悦。十五年,授叠州总管。党项羌时有翻叛,三藏随便讨平之,部内夷夏咸得安辑。仁寿元年,改封河内县男。大业元年,授和州刺史。三年,转任淮南郡太守,所在有惠政。其年,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大业七年卒。慕容三藏从子慕容遐,为澶水丞,汉王反,抗节不从,以诚节闻。
慕容延钊:五代、宋初名将。字化龙(913-963),太原人。后汉初从军。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显德元年(954年),于高平之战中,引军出北汉军之后,突袭获胜,以功升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迁殿前都虞侯。五年,从周世宗征淮南,大破南唐军,迁殿前副都指挥使、领淮南节度使。恭帝即位后,任殿前副都点检,旋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侯,握重兵屯真定(今河北省正定)。赵匡胤称帝后,加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宋建隆元年(960年)四月,率军进讨李筠之乱,获胜,加兼侍中。二年,徙山南东道节度使、西南面兵马都部署。四年,任湖南道行营都部署,与都监李处耘,率安(今湖北省安陆)、复(今天门)等十州兵,按宋太祖赵匡胤“假途灭虢”之策,借道荆南向湖南进军。旋趁荆南观望游移之际,突然兵临城下,迫降荆南。随即水陆并进,一举夺占湖南,遂加检校太尉。是年末卒。
慕容彦超:五代时后周将军,曾任兖州(今山东省滋阳)节度使,后叛周兵败自杀。
此外,慕容姓名人还有:隋朝有大将军慕容三庄,燕国有修文学士慕容善,宋代有检校太尉慕容廷钊、刑部尚书慕容延超等。慕容姓还建立过前燕、后燕、北燕、南燕、西燕政权。慕容晖是亡燕最后一君主,反秦的慕容泓、慕容仲、慕容永等人的亲兄,未能及时逃出长安,被苻坚迁怒下斩杀。
慕容宁:字胼王,丁卯年齐鲁人士。丁未月己丑日降世。顾老相传,是时天乃静,晴万里,唯祥云道道,紫霞万千。宁乃降,仙乐隐隐,霞帔无数。四邻之鄙人皆膜拜。后,其父庆和君乃与人曰,宁降世后,沉静非常,不哭闹,遂名宁。目大如铃,双瞳炯炯,且有准提道人持菩提之杖隐现。又称其降世后,不入襁褓且拒父母。能下炕,独行走。四方八极,皆九步,是时脚生金莲香风弥漫。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不学而能言,曰:“唯吾乃至高准则”。识者皆谓四字曰必将大成!初长成,目大唇薄,白藕红莲,乡里多戏称小潘安。年十六,处庙堂而神游九天之外。先生教曰:尊孔孟之道,集百家之言,治诗、书、礼、易、乐、春秋,诵先王之道,明周、召之迹。宁不忿,拍案而起,对曰:夫六艺,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陈哉。今子所习者,皆因陈迹也,迹者履之出,而迹岂异哉?先生无语而对,乃持弟子道让座奉茶。宁遂考夫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夫子哑然,四座皆惊。遂曰:“吾之于动物不同之处,概会独立思考,可寻人生目标,另存一丝仁慈恻隐之心尔!”及十七,文成武就。其父乃劝曰,男子生于天地间,当考取功名,以国家正道持之。观方今天下着,唯公雾猿及橙鹳焉。汝之意何?答曰:习字学武,志在成人。修其身,成其道,怎可人云亦云?方当十八,乃入澳深造。遇伯乐,人称王土匪。王观其根骨奇清,乃可造之材。然印堂发黑,运交华盖,双目无神满脸痘痘,乃断其阳精匮乏,盖片王之名所致也。遂谓慕容氏曰:“汝想成大道乎?”宁遂觉灵智顿开,灵光闪现,知得遇仙长,机遇难求。即跪拜,行叩首奉茶礼。其后随仙长修习以腿法入大道之术。年廿二之日,偶感天劫。半月后,双九重劫忽降。宁身化万千乳白粘稠液体,包裹劫云并吞噬之。功力大涨,破虚空而入神界。乡人立碑以祭之,曰慕容必有灵。时拜之,香火不断。
四、郡望堂号1、郡望
敦煌郡:汉代时从酒泉郡中分出一部分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西一带地区。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2、堂号
辽东堂: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归属于晋朝,晋朝太兴初年封他为“辽东公”,慕容氏因以“辽东”为堂号。
五、慕容姓宗祠通用对联〖慕容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双楠居士;
三品中书。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人慕容晖,曾与苏轼有过交往,嗜酒而喜欢吟诗,他家有两株楠木,被人称为双楠居士。下联典指北宋初太原人慕容延钊,字化龙,后周时,官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与赵匡胤关系很好。赵建北宋,命他以重兵镇守北方,后任殿前都检点、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建隆年间出任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平定湖南周保权、荆南高继冲等人的叛乱,加检讨太尉。
推命世器;
授冠将军。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前燕慕容廆谒张华,华异之曰:“命世器也。”下联典指后燕慕容垂投奔苻坚,坚待以国土,授冠将军,封宾都侯。
器堪名世;
志在凌霄。
——佚名撰慕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前燕慕容廆。下联典指后燕慕容垂被苻坚重用,后苻坚败于晋,慕容垂遂叛秦称帝于中山,国号后燕。
【武侠小说中的江南第一大世家:慕容世家】因为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姑苏慕容世家,以致其他小说家也纷纷效仿,因此,慕容世家成为武侠小说中江南第一大世家。
【以下内容为《大话西游三》游戏资料】资料
姓名:慕容
性别:男
种族:人
民族:鲜卑族
身高:178公分
发型:中长发,高髻。
身份:没落燕国皇子
擅长:兵法布阵
武器资料:慕容——寒铁折扇
慕容的兵器为寒铁折扇。此折扇共有扇骨12根,皆是由寒铁打造而成。寒铁者,顾名思义,就是散发着寒气的铁矿,一般产自千年寒潭之中,须得水性极好之壮士,舍命去采,方才有可能得到,寻常兵器加入一丝半两便可削金断玉,跻身天下神兵之列。慕容之扇,纯由寒铁打造而成,其价值不言而喻。用寒铁打造的兵器,韧性极好,即使负压千斤也不会折断,而且寒铁本身又自然的散发着一种透骨的寒气,虽经烈火锻造,也不会消失。用来做扇子,夏天的时候,即使不扇,也会觉得寒意阵阵,冬天的时候使用,倘若是没点功力,恐怕就会被冻伤。
处世方式:儒、道
服饰:慕容服饰代表的乃是燕国鲜卑族的宫廷服饰。自慕容氏先祖进入中原之后,就十分喜好汉族文化,改穿汉服,并学习汉字和儒家文化。这里慕容所穿的衣服虽是胡服,但是样式都是仿照汉服所设计,与传统汉服略有不同。
国碎红残忆山河
一
他小时候,经常在梦中遇见一位奇怪的云游画师。
那画师喊他,慕容,跟我走。他竟懵懂地尾随前行,一直走到河岸边。
愿意跟我过去吗?画师自己先上了渡船,然后问他。
他举目远眺,彼岸繁花似锦。他点了点头。
画师又问他:你真的决定了吗?还有什么无法割舍的吗?
少年的心,总在踏上渡船的那一瞬间,恍然警醒。
我要回家。他想了想,转身往回跑,风声在耳畔呼啸而过。父皇答应要给我最厉害的蟋蟀。
他总是在这时醒来,宫娥及时端上消暑的莲子银耳汤。汤匙含在嘴里,心中却溢满莫名的怅惘。彼岸未知的风景在魅惑着他。他真的很想过去看看。
那时他大概只有六岁,是君主最年幼的孩子。他不象第一个哥哥那么愚笨混沌,也不象第二个哥哥那么佻薄浮华。他从小就有安稳隐忍的品性,帝君视他为掌上明珠。
二
长大一些后,他不再做这个奇怪的梦了。梦中的云游画师也被他渐渐遗忘。父王为他请了全国最好的老师,他脑海中唯一的专注,是不负父辈之托。
他暗暗露出喜欢较量的一面。凡听说哪里有奇崛的诗词,必不遗余力找来拜读;听说哪里有惊世之画,他必收集珍藏。
有一天,一个侍从告诉他,都城里出了一位名叫“潇湘”的才女,天赋才情闻名遐迩,诗词水墨令人叹服。
而他只是笑笑。古往今来,多少传闻言不属实。
直到有一天,他无意看见流传民间的一幅《空谷幽竹》,当即惊艳叹服。
潇湘。画卷落款处的两个字被他深深镌在了脑海里。
三
他从小就听说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热闹非常。十六岁那年的谷雨时节,他装扮成普通富家子弟,偷偷溜出禁闭幽深的皇城。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四月,天气晴好,空气中荡漾着牡丹的清香,云朵拖着影子在人群中悠然滑过。绵延繁花几乎令他沉醉。在群花深处,他好奇地看见一位清瘦女子,她娴静的背影被阳光镀上了一层光晕,她拾起一朵落花,沉思片刻后,又将落花包入丝帕中。
就在她转身之时,他看见了她明澈的双眸。那双瞳里写满纯真与善良。她的皮肤是凝脂一样的象牙白,重重繁花将她的双颊映得绯红。人群喧嚣,她静默地立于其间,犹如浮在水面上的花瓣一样摄目。
他还来不及反应,她已牵着丫鬟的手,飘然离去。
四
青春的觉醒,是瞬间的事情——不过是片刻的目光交接,却有如清晨丛林里的一滴露珠,机缘巧合地落在他掌心,温润的感觉顺着掌纹蔓延至心底,终是抹不去了。
他有了属于自己的心事。他婉拒了四周所有旁敲侧击的婚事——仅仅为了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子。
本是生命中昂然拔节、汁液饱满的季节,却心甘情愿为一个人,苦守下去。
第二年的谷雨时节,他本想再次前往花会,却因要陪父皇款待国外使臣,无法前往。等他赶到牡丹园中时,花事已经过去,满树的牡丹花瓣在风中簌簌下落,交织成红色的雨,他接住飘到自己面颊上的一片花瓣,觉得心都碎了。
五
十八岁那年的谷雨时分,他再次微服来到牡丹花会,试图寻找那个令自己魂牵梦萦的身影。
而春雨无常,路人纷纷散开。他在寻找避雨处的时候,无意捡到一方丝帕,里面包着一朵枯萎的牡丹。
仿佛有一粒火种,瞬间将他的记忆点燃。他相信这就是那位女子的。令他惊喜的是,丝帕上绣着“潇湘”二字——莫非她就是传说中的才女潇湘,莫非她就是那幅《空谷幽竹》的作画者?一时间,他心头惊喜交加。
匆匆跑到一棵树下,抖落一身雨水,抬头时却看见一双熟悉的眸子。
一切都仿佛回到了他们初识的那一天——树下的俯首拾花,远处的微笑凝望,游弋四周的馥郁花香。只是,当年的温煦阳光化作了今日的潇潇春雨。
天色正渐渐黯淡下来。牡丹的芬芳在四周萦绕,他浮在往事里溯洄。静默,只是静默——而眼神在交错,心灵在互语,纵然一切是不完整,断续的,他们却可以从容地在每一个断口接上,就象两个熟稔的棋手,对弈的一招一式早已了然于胸,只需行云流水般地拆解。
“我记得你。你就是两年前那个捡拾落花的女子。”他轻轻说。“我找你找了两年。”
那女子和他对视而笑。然而很快,她脸上的笑意便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惊讶——她看见他手中攥着一方丝帕。
他顿悟道:“这是我方才在路上捡的。丝帕上刻有‘潇湘’二字。丝帕里面还包着一朵牡丹。如果我没猜错,小姐您,就应该是这位‘潇湘’姑娘吧?”
她微笑着点点头。
雨越下越大,他看见她额前的湿发,他多么想用丝帕为她拭干,可是他无法上前。他只能尽力向后靠,努力不让雨水淋湿她,而他的后背,已渐渐湿透。
丫鬟焦急呼唤的声音已经传来。
来不及了。他鼓足毕生的勇气对她说:“早闻姑娘芳名,他日定将登门拜访。”
而她只是静默转身,走进丫鬟为她撑起的伞下,为他留下一抹神秘的背影。
六
“早闻姑娘芳名,他日定将登门拜访。”——他回到宫中的时候,依然心潮起伏难平。
可他没有想到,他日,竟没有他日。
就在当夜,邻国突然大举进攻。一夜之间,国运飘摇如系浮舟。国家命运多孱之时,他身为君王最器重的孩子,岂能醉心儿女情长?
自古难逢两全境,不负江山不负情。
他遵循父愿,开始参与国政。江山疆域,金戈铁马,齐齐涌进心头。却惟有那位女子,放不下,忘不了。
七
这一年的一天,他和两位兄长出门巡游。一路上烟尘四起。突然队伍停滞,道路被阻。他下车询问,原来是一位少年不服这张扬架势,与巡游兵打斗起来。最后被朝中高手捕获,五花大绑送上前来。
他自觉无理,喝令众人退下,亲自为这位侠客松绑。
他欣赏这位少年的执著和一身胆识,于是捐弃前嫌,将他纳入门下。少年侠客亦对他的仁厚真诚心悦诚服。他和这位少年剑客成为莫逆挚友。
这位少年剑客的名字叫易水寒。
八
那些年,国势飘摇,兵队溃不成军,敌国得以长驱直入。他恨父辈的平庸无能,不能赐予这江山子民一个安稳的现世。
他的两位兄长先后被废庶。危难之时,他的命运已经不再属于他自己。终于,他被父皇册立为太子,辅佐日渐衰老的父亲管理国事。
他已预感到狂澜难挽,于是劝说所有居民远离故土,逃亡异乡。
忙忙碌碌,心力憔悴。他,似乎已将她遗忘。
所谓缘分,是不需要太过奢华的布景的——生死相托是缘,萍水相逢是缘,相忘于江湖又何尝不是?
其实,这样也好。真的,这样也好。
九
在他二十八岁那年,敌军距离都城仅在咫尺。此时,易水寒主动提出刺杀敌国的帝君。他想了想,这或许是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唯一机会。
他亲自送易水寒启程。江风呜咽,夕照如血,柳絮翻飞。目睹载着挚友的小舟漂向不归路,他不禁泪水潸然。而就在此刻,他在一条顺江而下的扁舟上,看见了她。她已不再年轻皎洁,但依然端庄秀丽。
往事象一支飞矢瞬间击中了他。——“早闻姑娘芳名,他日定将登门拜访。”他没想到那个女子原来一直都潜伏在自己的血液里,一起潜伏着的,还有一场永远无法赶赴的相约。那场葱茏岁月里的青涩相思,挟裹着隐隐的伤,像落在宣纸上的一滴墨,沉缓而怅然地在他脑海中斑驳开来。
良久他才缓过气来,他开始朝她挥手,她也不自觉地回应着,可是他无法发出声音,因为千言万语早已翻滚升腾,堵住他的咽喉。
他俩仅隔着一江之水,却如同隔着无法跨越的山河岁月。扁舟渐行渐远,她的样子越来越模糊,他不禁轻阖双眼,双臂迎风展开,似要拥抱暌违多年的爱人。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此生中唯一一次拥抱她。
一天之中,自己最爱的人,自己最好的朋友,双双离开自己。双重的失去,像两把寒冷的匕首,穿梭在他的身体里。
十
不久,消息传来,易水寒行刺失败,血染皇庭。
至此,他知道大势已去。
刺杀事件促使敌国加大了进攻力度。两年后,举国阵线全线败退。都城即将沦陷。
所有皇族被告知,务必尽快逃离国都。
逃离前的一天晚上,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他沉沉进入梦乡。让他惊讶的是,他又梦见了自己孩童时期经常梦见的那个云游画师。他已有二十多年没有梦见这位相貌古怪的画师了。
那画师喊他,慕容,跟我走。他竟像孩童一样,懵懂地尾随前行,一直走到河岸边。
愿意跟我过去吗?画师自己先上了渡船,然后问他。
他举目远眺,彼岸繁花似锦。他点了点头。
画师又问他:你真的决定了吗?还有什么无法割舍的吗?
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已经决定了。这三十年,我活得太累太累。不过在我过去之后,您能不能帮我传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他取出袖管里的丝帕,说:如果我死了,我的鲜血会灌溉这朵干花,它会重新绽放,鲜活如初。那时,请你把这方丝帕和这朵花一起交给一位叫潇湘的女子。
画师问他:如果给你一个生命的轮回,你是否会放弃这广袤江山和万千子民,去选择这位女子?
他想了想,摇头说:我不会。如果生命中真的会有轮回,我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我根本没有余地做出别的选择。只是,在生命的下一个轮回里,我不会再象十四年前的谷雨时节那样偷跑出宫,这样她就不会无望地等我十二年。
好吧,画师叹口气,我答应你把东西带到。上船吧。
江风拂面,白衣翻飞。在踏上彼岸的那一刻,他猛然从梦中惊醒。
醒来后,他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从未有过的安然。他决定不走了,他也不再害怕。这座城,他生于斯、长于斯,如今也一定要逝于斯。他要独守这座空城,直至最后一刻。
十一
是暮夏的傍晚,风声猎猎,旌旗残败,天边的夕阳像一滴嫣红的血,缓慢而决然地坠落。
他站在内殿高高的积翠台上。天色苍茫辽阔。这里曾经是他和父皇远眺国疆指点江山的地方。而此刻,呐喊和哀嚎被火光卷起直冲云霄,浓烟像巨龙将王城吞噬。
他想,有一支箭,会刺中我的心口,我的鲜血会浸润那朵枯萎的牡丹,花瓣在鲜血的润泽下,缓缓舒展、饱满、复苏,从此它将永远绽放在他和她的记忆里,永不衰败。然后,一切都该结束了。
黑压压的敌军冲到了积翠台前,飞矢已如蝗而至。他以树的姿态屹立着,面朝天空,轻轻阖上双眼,细密的睫毛在橘红色的夕阳中轻微颤动。他的双臂迎风缓缓展开,似要拥抱暌违多年的爱人。
而所有的浮华繁盛,所有的山河岁月,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在他缓缓倒下的背影里,轰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