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时:

(一)指教法发展之正、像、末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等三个时期。(参阅‘正像末’2002)

(二)指‘有、空、中’三时。即依照释尊之说教内容而分有教、空教、中道教三种,依序称为初时、第二时、第三时说法。法相宗对此三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依佛陀实际说法之时间而分,称为年月三时。(二)由教法内容与意义而分,称为义类三时。(三)谓佛陀在世说法之时期(在世三时),与入灭后佛教之发展(灭后三时)。(参阅‘三时教’596)

(三)指种、熟、脱三时,为天台宗及日本日莲宗之说。系对佛陀教化,众生蒙益所分之三时。(参阅‘种熟脱’5873)

(四)指三际时。在印度,将一年分成热际时、雨际时、寒际时等三种季节。(参阅‘历’6227)

(五)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晨朝即上午八时顷,日中为正午十二时顷,日没为下午四时顷;初夜即午后八时顷,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后夜为晨四时顷。(参阅‘六时’1283)

(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作三世。(参阅‘三世’536)

(七)指春、夏、秋三个务农时节

(八)佛教分一个为热时、雨时、寒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