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chái
供烧火用的草木:柴草;干柴;木柴。
更多信息——
<名>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枯枝,老木
柴chái
①柴火:干~。
②散碎的木材或树枝。
③姓,见柴姓条。
柴姓起源:由福建莆田林氏改姓,《福建柴林氏》载:“闽林始祖林禄10世孙林英,由莆田北螺(今莆田县西天尾镇林峰村)迁居洪州鄱阳(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波阳县),生子名士弘。
隋末,林士弘加入江西饶州操师乞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操师乞死后,军中拥立大将军林士弘为主帅,拥兵十多万,于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属)称南越王,寻建国称大楚,年号太平,(616年,隋大业十二年)。进军临川、庐陵、南康、宜春,北至九江,南至番禺,各地豪杰争起,杀隋守令官,望风归附。后来,这个楚国被新兴的唐朝消灭,太平年号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七年。
林士弘当了七年皇帝之后,他的十三世孙也当了五年皇帝。
楚为唐扑灭了,士弘的家属逃匿于浙江武林山中,改姓为柴。其十二世孙柴守礼,有妹嫁与郭威(即后周太祖)为皇后,郭威无子,过继守礼的儿子柴荣,嗣立为帝,即史称的柴世宗(955-959在位)。及世宗病卒,子柴宗训出生才数月,嗣位,即后周恭帝。可是柴荣的生前好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逼柴家寡妇孤儿“禅让”天下给他。宋朝封柴宗训为“郑王”,其母为“先后”。
【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从边缘到中部,依次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盆地内资
源非常丰富。
【柴扉】见【柴门】。
【柴进】沧州横海郡人,精通武艺,人称柴大官人天贵星小旋风,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一生勤奋创作,主要作品有:歌剧《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交响诗《罗密欧与
朱丽叶》、《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等。
【柴门】用散碎木材、树枝等等做成的门。旧时用以比喻穷苦人家。又作柴扉。
【柴荣】(921-959)五代时后周皇帝。即周世宗。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在位期间(954-959),整肃吏治,均定田赋,整顿军事,加强集权。先后南取江淮地区
十四州,北复莫、瀛、易三州。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柴油机】用柴油做燃料的内燃机,比汽油机功率大而燃料费用低。
柴chái 木、草等燃料:木~。麦秆~。上山拣~。
柴zhài 1.编木维护四周。2.覆盖。3.闭塞;阻塞。4.防守的栅栏﹑篱障。5.营寨。6.有篱落的村墅。
柴zì 积聚。
柴cī 见"柴池"﹑"柴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