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朱绍良

朱绍良(1891—1963) ,国民党高级将领。

原名宝瑛,字一民。 祖籍江苏武进,生于福建福州。字一民。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入福建陆军小学堂,后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被选送日本振武学校。1910年(宣统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9月回国,旋参加武昌起义。后到沪军都督府任参谋。1913年参加讨袁战争,失败后再赴日本留学。1916年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投黔军王文华部。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0师参谋长,随军北伐,参加汀泗桥、贺胜桥之役。1929年任第2军军长、第6路总指挥。次年随蒋介石参加蒋冯阎战争。之后,率部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1931年12月兼驻赣绥靖主任。1933年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兼驻甘绥靖主任。1935年兼任西北“剿共”军第1路总指挥。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任中央军总司令兼第9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1,940年兼陕甘宁边区总司令,指挥部队在绥西战役中重创日军。1946年后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重庆行辕主任等职。1949年1月任福州绥靖公署主任。8月去台湾,任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等职。卒于1963年12月25日。病逝后被追晋为陆军一级上将。

1936年 5月 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致书国民党,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期间,毛泽东为了扩大统一战线,争取更多的人,进行了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给国民党很多将领们都写了信,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朱绍良。

毛泽东致朱绍良函为:

绍良先生:

十年酣战,随处与先生相遇,可谓大有缘矣 !然鹬蚌相持,渔人伺于其侧,为鹬蚌者不亦危乎?付上共产党致国民党书,为国家民族谋,亦为先生谋也。两党两军之间,无胶固不解之冤,有同舟共济之责。抛嫌释怨,以对付共同之敌,天下后世颂先生为民族英雄,岂不愈于胡宗南君所谓“无期徒刑”乎?夫“剿匪”非特无期徒刑也,且是一种死刑。非曰红军宣告先生们之死刑也,日本帝国主义实宣告之,非特宣告国人某一部分于死刑,实欲举全民族而宣告之,呜呼危矣 !先生而同意统一战线,则鄙人竭诚以迎。惟事宜急办,迁延则利在长驱而入之寇。尚祈致意蒋先生,立即决策,国事犹可为也。书不尽意。顺颂

勋祺!

毛泽东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