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林口县电视台台长1946年3月生,山东人,大专文化,林口县电视台台长,记者。1966年毕业于省服务学校后,被分配到林口县服务公司照相馆工作,1979年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两年,1981年后回到林口县电视台任摄像记者至今。他参与了林业部《林茂山青》、《大森林之口》记录片摄制工作,拍摄了参加全国交流的《雪乡情》,并在美国斯克拉国际电视中心播出,《冰雪画家于志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星光二等奖。是县政协第四至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

2.中国矿业大学教授1955年7月生,籍贯北京。教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电工程系主任。1982年2月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1991年英国Bristol大学电气工程系访问学者。2002年美国Tennessee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1991年回国后,作为课题负责人,共主持了科研项目9项。已完成其中5项,目前在研项目4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已毕业17名。博士研究生1名。1999年、2000年,200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先后被美国腾讯、朗讯贝尔及通用电气录用。目前指导在研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2名。为在校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开设如下课程:“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高级电力电子学”、“计算机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目前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中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着重对软开关功率变换器及其应用以及智能控制方式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电力传动中的应用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经贸委科技发展项目“煤矿井下电机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项目负责人),煤炭科学基金项目“人工神经元网络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项目负责人)与企业合作项目“微机控制多能源无人值守通信电源系统”(项目负责人),智能化电力操作电源系统(项目负责人),光伏电源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负责人)等。2002年在美国Tennessee大学承担了“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空间矢量调制的三电平逆变器及其在交流传动控制中的应用”。科研课题的主要工作。课题由美国的一项研究与开发基金资助。

出版专著2部,参与译著1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获1997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获1998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二),获199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3. 暨南大学教授性别: 男

职称:教授 博导

工作经历: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厦门大学财金系、暨南大学企管系。曾在工厂、学校工作,

1995年到暨南大学工作,任副教授、教授、博导,2003年任金融系主任。主要兼职:广东省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理事,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理事,香港大学中国发展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等。

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投资银行、金融产业组织。

主要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制度研究——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获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证券市场佣金制度研究——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SCP分析框架》获200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现代投资银行研究》获200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专著《国际金融通论》2000年获暨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2003年获广东金融学会科研一等奖;研究报告《广州市“十一五”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规划研究》获2005年广东金融学会科研一等奖。

承担课题: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竞争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4年;

《转型期我国金融业的产业组织研究》,教育部重大项目2004年;

《入世后我国中央银行监管体系的构建与金融风险管理》,教育部“十五”规划研究项目2001年;

《广东省“十一五”建设金融强省发展规划研究》,广东省政府重大项目2005年;

《广州市“十一五”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规划研究》,广州市政府重大项目2005年;

《华人资本与华南地区经济一体化》,国务院侨办项目2000年;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99年等。

社会职务:

广东省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理事,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理事,香港大学中国发展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等。

4.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68年6月生。1989年7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8月至1994年8月在航空工业总公司洛阳613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7年4月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10月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01年4月提前完成博士学位学习,并赴香港城市大学开始博士后工作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授予条例,于2002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高级研究助理,研究员。2004年4月,由华南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捷教授邀请,加入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是长江学者梯队骨干成员。

近年来,王聪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10篇发表在国际一流刊物并被sci收录,27篇次论文被ei、istp收录,7篇论文被sci引用60次,其中他人引用53次。他在国际科学技术前沿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得到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目前主要协助“长江学者”黄捷教授建立复杂非线性控制系统学科的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系统神经网络控制,复杂动态系统的确定学习理论,时变/动态模式识别。

主要研究方向

1、确定学习原理

确定学习原理运用自适应神经网络辨识/控制和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概念与方法,研究未知动态环境下的 知识获取、表达、存储和再利用等问题。确定学习对非线性系统的未知动态以一种非统计的方式进行学 习,为未知动态环境下非线性系统的辨识、控制与识别提供了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其学术应用领域包括:

动态模式识别、基于模式的智能控制、振荡故障诊断与预测、认知计算与模拟计算、等等。确定学习是 机器学习、智能控制、模式识别等领域的新方向,它将成为未来智能自主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

2、动态模式识别

动态模式的识别问题是模式识别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基于确定学习原理,我们提出了对动态模 式以时不变且空间分布的方式进行表达的方法,给出了刻画动态模式之间相似性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动态模式进行快速识别的方法。这种动态模式识别方法代表了一种以连续和模拟方式进行的动 态并行分布信息处理Dynamic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DPDP)新模型。

3、基于模式的智能控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智能控制被K. S. Fu正式提出以来,其学习问题长期以来是一个重要但未解决的课 题。一个理想的智能控制系统不但应具有适应未知动态环境(Adaptation)的能力,还应具有模拟人类 学习(Learning)的能力,即对未知动态环境中的信息进行获取、表达、记忆,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进一 步提高控制性能的能力。基于确定学习原理,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式的智能控制新框架。这一框架 把不同类别的控制情形定义为不同的动态模式,首先对不同的控制情形进行学习、分类和存储;然后, 当一个新的控制情形出现时,能基于动态模式识别方法迅速判断新的控制情形是否与曾经历的某种控制 情形相似,并选用包含相应经验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进行控制。对这一方向的深入研究将为智能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5.历史人物(明)(1362—1409),巴河镇人,明代将军。王聪出身农民,臂力过人。他习武投军,隶属燕王棣部下,智勇兼备,能谋善战。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他随燕王巡视边境,以军功升任都指挥使,“靖难”之役,燕王夺取帝位,聪被封为武城侯。永乐七年(1409年),随征虏大将军邱福出征。福与本雅失里(鞑靼人)交战,本雅失里佯败,福追击,聪知其计,劝谏福止,福不听从,终中埋伏。聪战死,时年58岁。其尸毁于战场,未能收骨,后追封为漳国公,立碑敕葬。衣冠冢在县西司家畈。

6.当今人物1985年出生,吉林双辽人。在计算机方面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C、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对ASP动态网页网络数据库编程语言有一定了解。此外还学过Office 2000、AutoCAD、Photoshop、微机组装、网页制作等。

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总经理助理,财智赢家文化传播机构讲师助理,哈尔滨福融矿业科技发展公司经理,双辽铭诚电脑科技发展中心总经理等职。。创办了东北首个军事网站-北方军事在线及多个校园网。

7.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企业现场管理资深咨询师、培训师、精益生产管理专家、班组管理专家、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客座教授、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咨询顾问、培训师、八九点基层班组建设与管理项目研发带头人。主要经历:

十余年美资(美国米勒公司)、日资(日本丰田控股)企业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改善革新管理实战工作经验,在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精益生产、物流规划、ERP管理等系列管理方面有深入的探究。外派日本研修,系统接受精益生产、现场改善等国外先进管理系统、管理技术培训,对于在企业进行具体实施和培训咨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外管理》、《中国汽车》等杂志发表过《波动》、《他山之石》、《认识精益》等多篇专题文章,对质量控制原理、精益生产与ERP系统的融合、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的推进方式进行了创造性论述。

八.西北大学教师1999.9-2003.7,就读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基地班,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3.9-2006.7,就读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其中,

2004.9-2006.1,由西北大学选派赴英国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Aberystwyth)深造获国际金融学硕士学位;

2006.7至今,就职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教师

研究领域: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

2001年12月, 论文《铁路行业春运涨价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发表于由西南财经大学主编出版的《走进经济学:观察与思考》一书中;

2003年1月, 在中国人民银行优秀期刊《西安金融》上发表论文《我国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弹性分析》;

2004年10月, 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新西部》期刊上发表文章《优化国债期限结构,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2004年12月《“拉尼斯-费”模型视角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内、外部因素分析》在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榆林市委、市政府、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榆林论坛”发表;同年12月该文入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一书中;

2007年3月(第2期),

在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当代经济科学》上发表文章《中、英利率与证券价格关系的比较——基于1993年-2005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2003年8月,论文《我国电信运营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发表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调查与思考》一书中;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纯英文教学,教授对象:本科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基地班和经济学专业。

2001年10月, 由西北大学选派参加高教部主办的首届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研讨会,获优秀论文奖;

2003年6月, 获第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03年6月,论文《中、美两国国债期限结构的比较分析》获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