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弦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潮州弦诗是潮州民间丝弦和弹拨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分为“儒家乐”和“棚顶乐”两种,目前流行的弦诗乐以“儒家乐”为多。

潮州音乐是流行于广东潮汕(潮州、汕头一带)地区的民间器乐的总称。其形式丰富多彩,富有南国特色,不仅是我国的重要民间乐种之一,在东南亚一带也广为流行。

潮州音乐的源头可追溯至中原古乐。由于历代统治者南征,文人被谪贬和中原人民的迁徙,中原古乐流入潮汕一带,后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并吸收“正字”、“昆腔”、“西秦”、“外江”等剧种的音乐,不断演变而成。

潮州音乐的传统演奏形式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等五种。

潮州弦诗:潮州民间丝弦和弹拨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当地称“弦诗乐”。其历史无文字记载可查考,但从使用的“二四谱”古谱式加以推论,至少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现在保留下来的十大曲,也多为唐代的大曲和宋元的套曲。

潮州弦诗根据班社组织的性质及活动范围分为“儒家乐”和“棚顶乐”两种。“儒家乐”是由上层社会人士资助的专门性演出团体;演奏风格纤细、雅致,既用于婚、丧和喜庆等场合,又常自娱。“棚顶乐”则是民间群众性的自由集结,属戏曲音乐,用于舞台演出,演奏风格朴实粗犷。目前流行的弦诗乐以“儒家乐”为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