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人涉澭
荆人涉澭(又名︰循表夜涉)
jīng rén shè yōng
成语典故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
全文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由循表而导之,此之所以败也。
词语解释1.欲:想要,将要。
2.袭:攻打。
3.使:派。
4.荆:楚国的别称。涉:趟着水走。澭:水名。
5.弗:不。
6.表:树立标志。
7.暴益:突然上涨。益:同“溢”,满,涨。
8.溺死:被水淹死。溺:淹没。
9.而:这里作“如”讲。
10.循 :按照、依照
11.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益 ):更
12.可导也:(导):引导
13.荆人:即楚人。
14.向: 先前。
15.都舍:都城里的房屋。
16.益:增加
译文楚国人想攻打宋国,派人事先测量澭水的深浅并树立标志。不久,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依然按照旧标志在黑夜渡河,结果淹死一千多人,楚军惊恐万状,溃不成军,就像都市里的房屋倒塌一样。
原先做好标志的时候本是可以涉水过河的,如今河水暴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楚国人还是按着原来的标志过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要点导引从现象观察,荆人似乎做事很仔细,战前准备很充分,可是,就是这种“仔细”和“充分”,葬送了他们的胜利结果。因为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
小辞典「向」①朝向,面向。《核工记》:“全核向背皆山。”②从前,往昔。《荆人涉澭》:“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杨布打狗》:“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涉」涉的古字形状是中间一道水,两边两只脚,就像人徒步过水的样子。①本义是徒步过水,后来泛指渡水。《荆人涉澭》:“循表而夜涉,溺水者千者余人。”②广泛阅读。《陶侃惜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徙」迁移。《郑人逃暑》∶“徙衽以从阴。”《苏武牧羊》∶“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形容做事教条,墨守成规的人。
道理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切忌静止、孤立的分析问题。忘记了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忘记了适应已经发展和改变的局势而改换对策,事必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