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埠青瓷窑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沙埠青瓷窑址
沙埠青瓷窑址

沙埠青瓷窑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五代、宋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

位于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窑址分布范围广,形成了以沙埠、院桥、高桥三个乡(镇)交界地为中心的窑址群,包括窑址7处。文化内涵丰富,产品有碗、罐、壶、盘等。胎质坚致,胎体轻薄,呈青灰色。釉色青绿或青中泛黄,光泽莹润。窑具有喇叭形支座、垫圈、匣钵等。绝大部分瓷器上饰有花纹图案,如凤凰、鹦鹉、牡丹、菊花、莲花,还有云纹、席纹、叶纹等,大多是在胎胚上刻划而成,有些是将各种纹饰刻在模具上,再拍印到器物胚体上。

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岩区沙埠镇青瓷窑址群,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五代越窑青瓷遗址。是在1956年底省文馆会在秀岭水库考古发掘时发现的。

沙埠窑群是晚唐至北宋时期台州窑系中的佼佼者。窑址以仙姑岭为中心,在不到2公里长的地带中,窑址林立,烧造生活用瓷,艺术瓷和外销瓷,现存窑址有竹家岭,凤凰山,下山头,窑坦,金家岙,高桥的瓦青窑。窑身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一般厚1—2米,最厚处达6米。窑床均设置在山坡上,多属阶梯式龙窑,一般长30米,宽2.5米。烟囱在山顶,窑炉火堂及制瓷作坊均在山脚平地。窑群周围瓷土矿,水源和燃料十分丰富。器物造型端庄古朴,丰满秀气,精美别致。花纹装饰庄重,简练豪放。制作技法有轮制,手制、模制,透雕和塑瓷。瓷器胎质坚硬,细腻而且轻薄,火候较高。釉色以青绿为主,淡青色和青黄色次之,还有其它的七种颜色,通过施釉,釉彩光亮。

从窑址采集的瓷器标本看器形,以盘,盆,碗为主,杯,粉盒,水汞笔碟次之,壶,瓶等又次之。花纹图案秀丽,鲜明,生动。主要是划文,也有印文。文饰可分为飞禽和花两类。飞禽兽凤凰等;花有茄花,菊花,茶花等。此外还有云文,针点文等。从划文线条来看,其手法非常调和熟练。所有这些都证明当年沙窑址在技术上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