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任

张任(?-214),蜀郡(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名将,益州牧刘璋的属下,官至益州从事。当刘备进攻益州时,他率部与刘备交战,后被刘备所擒,誓死不降,遭斩首。
个人资料古名 张任
生卒 ? — 214
终属 刘璋
籍贯 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益州从事
曾效力过的势力 刘焉,刘璋
简明历史传记简明历史传记及出生地
张任,字公义,刘璋的部下,益州从事,以忠勇著称。刘备取蜀时,张任出兵对抗,两次被击败,遭生擒。刘备派人劝降,张任宁死不降,遂被杀,玄德感叹不已,令收其尸首,葬于金雁桥侧,以表其忠。
张任出生在蜀郡,家境贫寒,但从小就很有胆量和远大的志向。翻开《三国志·蜀志》,上面清楚的记录有:建安十九年(公元209年)刘备攻雒城,“任勒兵出雁桥,战复败,不屈死。”《清·汉州志》也说:“任勒兵出于雁桥,战复败,擒任。先主闻任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葬废雒县西北,后人奉以为土主,祠宇今存。”清代嘉庆十四年知州德勋立碑,碑文镌刻隶书“汉将军张公任之墓”。在张邦伸《云栈纪程》里还有“相传有人盗藏墓旁,夜梦其父切责之,为逼近张将军墓,将获重遣。其人因速迁之”的记载。
简明演义传记张任引数十骑望山路而走,正撞着张飞。张任方欲退走,张飞大喝一声,众军齐上,将张任活捉了。原来卓膺见张任中计,已投赵云军前降了,一发都到大寨。玄德赏了卓膺。张飞解张任至。孔明亦坐于帐中。玄德谓张任曰:"蜀中诸将,望风而降,汝何不早投降?"张任睁目怒叫曰:"忠臣岂肯事二主乎?"玄德曰:"汝不识天时耳。降即免死。"任曰:"今曰便降,久后也不降!可速杀我!"玄德不忍杀之。张任厉声高骂。孔明命斩之以全其名。后人有诗赞曰:
烈士岂甘从二主,
张君忠勇死犹生。
高明正似天边月,
夜夜流光照雒城。
玄德感叹不已,令收其尸首,葬于金雁桥侧,以表其忠。
出于蜀中大将惟张任英雄!
《三国志·先主传》:
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
刘璋遣张任,刘璝率精兵拒先主于涪,为先主所破,退与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于雁桥,战复败。擒任。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息焉。
张任墓该墓位于北外乡桅杆村,距“金雁湖”公园北半里许。《三国志·蜀志》记:建安十九年(公元209年)刘备攻雒城,“任勒兵出雁桥,战复败,不屈死。”《清·汉州志》载:“任……不屈死,葬废雒县西北,后人奉以为土主,祠宇今存。”清嘉庆十四年知州德勋立碑,碑文镌刻隶书“汉将军张公任之墓”。原墓园较大,古木参天。1954年土改时被挖掉部分封土,出土有“元康六年八月造”的年号砖,证明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曾为张任墓营造过墓园。现存封土高约2米,墓碑早年散失,该墓属三国遗迹之一。1990年7月由广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走到墓前,杂草丛生处有一新近踏出的小路直通墓顶。张任墓外露的面积,表明它可能是广汉现存最大的古墓,现存封土高约2米,墓上长满了青草。张任墓墓碑早年散失,现在最显眼的算是1990年7月广汉市人民政府所立的一块花岗石碑。张任墓虽经历千载春秋,但气势依旧,站在墓顶,遥想当年金雁桥头的激战是何等的激烈,此时此刻,我们耳边马嘶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