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竹叶椒

竹叶椒

学名 Zanthoxylum planispinum Sieb.et Zucc.

英文名 Bambooleaf Prickleyash

科名 芸香科 Rutaceae

植物介绍 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5或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花黄绿色;雄花的花被片6—8,一轮,雄蕊6—8;雌花心皮2—4,花柱略侧生,成熟心皮1—2。效果红色,表面有粗大凸起的油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产各地,生于山坡、丘陵的丛林或荒草中;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各省。果皮可作调味品;果、根及叶入药有散寒、止痛、消肿、杀虫之效。 种子含脂肪油;根含生物碱(白鲜碱、茵芋碱)。

性味 苦、辛、温,无毒。

成分 果含挥发油。根含生物碱 (为白藓碱、茵芋碱等)。

功用 本品为芳香健胃、驱风杀虫药,微带有麻醉性。主治风寒湿痹,肺气上逆,四肢历节疼痛。

[蛀牙病 (龋齿)]

竹叶椒枝皮,水煎含漱;并以棉球蘸浓汁,塞蛀孔中。

[感冒风寒,头痛]

竹叶椒根9~l12克,水煎后温服,盖被卧床,取微汗。

[持气肢胀帘,冷肚痛]

竹叶椒叶、吴茱萸等分,同捣烂敷于脐上,包缚固定,气通则愈。

[口萧,肢中气胀,风湿性关节痛,蛔虫腹痛,跌打伤病]

竹叶椒根6~9克,或种子7~14粒,水煎服,一日2次,外用适量。

[白喉]

取竹叶椒叶片背面虫瘦中的虫,焙干研末吹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