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邝鄘(Kuang Yong)

邝鄘(1897~1928.6.6)又名光炉,字子一,号爱陶,湖南耒阳县仁义圩邝家(今耒阳市仁义乡邝家村)人。7岁入私塾,1915年入县立第一高小,1919年入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考入北平大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成绩突出,为校长蒋介石器重,曾与之合影留念,毕业后留军校办公室工作,兼政治、军事教官。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创作了《北伐军军歌》,一经谱成歌曲,迅速流传开来,成为不朽的历史战歌。从此,他的名字和北伐国民革命紧紧连在一起。此后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井冈山会师,是红军早期著名将领。1928年6月5日,在耒阳南京桥遭敌围困被俘,坚决拒绝投诚,写下“杀了邝鄘,还有邝鄘”八个大字,次日遇害于仁义圩。

(据《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甘建华主编,尔雅文化出品)

邝鄘平生

1915年入县立第一高小,学习成绩优异。1919年入省立第一中学,参加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投叶开鑫部当兵,因不满军队腐败,旋退出军队,在长沙一家小报任编辑。1922年5月,组织平民学会,研读进步书籍。不久,得朋友资助,考入北平大学,读师范科。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成绩突出,为校长蒋介石器重,曾与合影留念。毕业后,留军校政治部宣传科工作。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创作《北伐军歌》。北伐军攻克武汉后,调任叶挺部营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随南昌起义余部进入湘南,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师长。曾指挥部队打了春江铺阻击战,打败李朝芳师。在荫田圩消灭肖宜春民团。4月转战井冈山。5月4日,朱德、毛泽东会师江西砻市,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邝鄘任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不久,任工农红军湘南第一路游击队司令,回耒阳开辟游击根据地。5月26日回到耒阳冲垮上架挨户团后,邝鄘带领一个支队,负责冲击西南乡挨户团,多次取胜。5月底,到了南京桥,遭敌围困被俘,国民党想诱降邝鄘,遭拒绝,国民党要他写自首书,他写下了“杀了邝鄘,还有邝鄘”八个大字。

被俘后的次日,邝鄘被害于仁义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