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蒙古栎

蒙古栎

名称: 蒙古栎

类别: 乔木

别名: 柞木,柞栎,蒙栎,凿刺树,冬青

科名: 壳斗科 Fagaceae

拉丁名: Quercus mongolicus Fisch. ex Turoz.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华中地区亦少量分布。在俄罗斯、日本、蒙古及朝鲜半岛有分布。

生态习性

喜光树种,在侧方庇荫条件下,高生长较快。适应性强,耐火,耐干旱瘠薄,耐寒性强,能耐-50℃低温。喜温凉气候,喜中性至酸性土壤,通常生于向阳干燥山坡。深根性,主根发达,不耐移植。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棘刺。高可达30m,胸径达60cm。树冠卵圆形。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小枝粗壮,栗褐色,无毛,幼枝具棱。叶常集生枝端,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20cm,先端短钝或短凸尖,基部窄圆或近耳形,叶缘具深波状缺刻,具7~10对圆钝齿或粗齿,幼时沿叶脉有毛,后渐脱落,仅背面脉上有毛,侧脉8~15对;叶柄短,仅0.2~0.5cm,疏生绒毛。花单性同株,雄花序为下垂葇荑花序,长5~7cm,轴近无毛;雌花序长约1cm,有花4~5朵,但只有1~2朵花结果。总苞杯状,包果1/2~1/3,壁厚;苞鳞三角状卵状,背部呈半球形瘤状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坚果单生,卵形或长卵形,长2~2.3cm,径1.3~1.8cm,无毛。

园林用途

孤植、丛植或与其他树木混交成林均甚适宜。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