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双虎首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玉双虎首璜

【名称】玉双虎首璜

【年代】 含山文化

【简介】尺寸:长11.9cm厚0.4cm

玉料受沁成牙黄色,有褐色沁斑。体略扁,剖面呈橄榄形,两面形式和纹饰相同。两端以切割和阴刻手法,各作一侧身的老虎。两虎相背向,虎身于中部合为一体,虎口微张,以圆形穿孔为虎目,兼作佩孔,供系佩。

玉璜始见于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此后在新石器诸文化中,也有发现,大多光素无纹,少量饰有龙首、龙纹、神人纹等。但作双虎首式者,仅此一件,极为难得。玉璜制作精美,并以双虎目作系孔,生动有趣,形制和虎纹装饰均较突出。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文物原属】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