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人物档案
姓名:王海玲
生日:1952年11月12日
星座:天蝎座
血型:A型
嗜好:吃东西.看电影
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作品:香囊记、红娘、花木兰
最怕的事:发胖
最喜欢的颜色:红、蓝
最得意的事:两个女儿都很乖巧
心愿梦想:环游世界
主要经历
1952, 出生于台湾省高雄。
1959, 八岁进入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第一期学生班,因资质聪慧过人、学戏迅速,获得「八龄神童」之称号。
1966, 十四岁,首次挑大梁主演《花木兰》,代表豫剧队首度参加国军文艺竞赛 。在短短一星期中学会并登台,获得「王大胆」的称号。
1969, 王海玲和豫剧队在阳明山中山楼演出《杨金花》,获蒋介石夫妻高度肯定,颁发奖金外,也促成豫剧队正式被“国防部”正式纳入陆战队编制。 获颁“中国文艺协会”所颁发的第十届文艺奖章,成为历年最年轻之得奖。
1970, 主演《红线盗盒》,获誉为义工团队楷模
1973, 于中国制片场录制前一年演出受肯定的《秦良玉上集》,十月公演《秦良玉下集》。
1982, 演出新编之《梁祝缘》票房爆满造成轰动,又演出《勾践复国志》参与国军文艺竞赛。
1985, 台湾河南同乡会颁赠「豫剧皇后」荣衔。
1986, 戏剧学者汪其楣邀请豫剧队参加「台北市艺术节」演出《香囊记》和《大祭桩》,结果不但创了艺术季的超高票房纪录,艺文界人士看完戏之后还 持续地撰文抒发感想。 11月,两代豫剧皇后张岫云和王海玲同台演出《杨金花》。
1987, 应韩国汉城协会邀请赴汉城公演「香囊记」、「大祭桩」两剧。 应邀参加国家剧院开幕季演出。
1991, 获美国美华艺术协会颁发「亚洲杰出艺人奖」,并有机会赴纽约演出。坚持与豫剧队一同前往纽约表演,于林肯中心演出《香囊记》。
1992, 应文建会赴美国纽约中华新闻文化中心台北剧场演出「香囊记」、「豫剧集锦」。 于国家剧院以「抬花轿」代表国家接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电视录像作品《王月英棒打程咬金》,获得公共电视中国戏剧节目金钟奖
1993, 以唐伯虎点秋香中「丹朱笔砚」一折,参加总统府介寿音乐会。
1994, 应德国、欧洲各地及文建会邀请,前往德、法、奥、意大利及新加坡等国演出 ,主要作品包括《唐伯虎点秋香》等。
1995, 于国家剧院推出《王熙凤》及《青蛇传》,一重唱一重打的新制作,获高度评价。
1996 元月,所属剧队由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改隶教育部,更名为“国立国光剧团豫剧队”。 五月获邀至美国参加亚洲艺术节,并赴美加地区巡演。十一月推出改隶后第一号作品《包公误》。
1997, 与「大陆当代豫剧皇后」牛淑贤于国家剧院演出《大祭桩》与《三打陶三春》。 赴英国参加罗斯安怀第二届国际艺术节演出。
1998, 演出新编宫廷大戏《狸猫换太子》, 与大陆豫剧国宝马金凤合作演出《花打朝》,剧中反串唐王演出获得瞩目, 十月应邀赴香港及大陆巡回演出为期十六天,所到之处场场轰动。获颁「第六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之传统戏曲奖。
1999, 演出《狸猫换太子续集》。 六月获颁「好人好事」八月与大陆河南省青年豫剧团合作推出「梆声玖玖——海峡两岸豫剧名家台湾大巡演」,共联合演出十五场。 十月,首度在《七品芝麻官》当中尝试大反派角色获瞩目。
2000, 一月参加「千禧风华--两岸豫剧梦幻明星灿烂登场」演出,与大陆名家连袂演出豫剧经典。 四月为嫡传弟子萧扬玲演出之《孟丽君》反串皇帝一角,立意萧扬玲接班延续豫剧皇后的技艺。 六月为庆祝国光剧团五周年庆,于国家剧院演出新编宫廷戏《大脚皇后》, 八月于国家剧院与音乐剧明星王柏森合演戏剧名家魏明伦编作《中国公主杜兰朵》,尝试在传统与创新找出更完美的表演方式。 获「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艺奖」,为第四届戏剧类得主。
2001, 二月与京剧、黄香莲歌仔戏与新兴阁掌中剧团于新舞台合作演出「京歌豫偶新春汇演--再生缘」。 四月再度造访豫剧原乡河南,参加洛阳牡丹文化节演出「中国公主杜兰朵」与「大脚皇后」,于七城市中演出十一场,场场爆满。 受邀参加文建会主办之「表演艺术话端午」活动,与京剧名伶魏海敏、明华园歌仔戏当家小生孙翠凤合作演出「白蛇传」。 九月演出新编儿童豫剧「猪八戒大闹盘丝洞」,全新的演出方式乐坏了台下的小朋友们。 十一月于国家剧院反串演出「秦少游与苏小妹」中秦少游一角。
2002, 一月与京剧魏海敏、明华园歌仔戏孙翠凤再度合作于「高雄国际货柜艺术节」演出「白蛇传」。 六月于中山堂演出「抬花轿」,造成一票难求之场面。十月于国立艺术教育馆演出「大脚皇后」,吸引大批民众排队索票,全馆爆满。 十一月年度大戏「武后与婉儿」于国家剧院演出,挑战演出史上极富争议性的女性「武则天」。
2006年,“海峡情·06梨园百花春”两岸名家携手同演。其中有台湾京剧代言人李宝春,有台湾蝉联三届的金钟奖得主、亚洲杰出艺人唐美云,有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等,都是台湾戏剧界顶尖人物。
人物名言
我实在不是聪明,我只是多一点努力,什么戏都看,什么戏都去学,自己要求自己。
我从来不会去想我有什么封号、什么头衔,我要做的就是把戏排好。——王海玲
台湾著名歌手王海玲人物简介
王海玲,台湾第三届金韵奖个人组冠军,台湾真正的金嗓子。王海玲嗓音清澈,连著名的歌手齐豫和郑怡均被乐评人称为“王海玲声线”。当王海玲1979年获得第三届金韵奖个人组冠军,当时的新格唱片对外宣布他们发现了台湾乐坛真正的金嗓子,这赞誉很重然而毫无浮夸的成分,如果王海玲一直活跃在歌坛,对台湾的优秀的女歌手包括齐豫在内都是个极大的威胁。这首选自王海玲1980年出版发行的同名专辑的《偈》由台湾民歌时代的苏来根据郑愁予的诗作谱曲金韵奖冠军就是不同,声音非常有穿透力和吸引力。专辑前面几首歌非常好听。特别是听了《偈》之后,我会想到去找郑愁予的诗集来看了。
个人感言
我从小对音乐有一份莫名的热爱,国中时代起,现代音乐(大多是西洋流行音乐)更成了我生活的重心,“四处为好歌奔走,日夜为音乐疯狂”适当是最好的写照。长大了些,这份热爱渐渐转变成一种殷切的期盼,唱盼望我们的流行音乐能有所突破,能更进一步达到相当的水平。
是那么幸运地,高一暑假我获得第三届金韵奖歌唱比赛冠军,使我有机会能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与其它的音乐的热爱者共同朝此理想努力。在无限喜悦和些许压力下,我终于向前迈了一大步——录制了这张唱片
作品专辑
专辑中文名:偈
歌手:王海玲
发行公司:新格唱片
唱片制作:李寿全
唱片编号:VS-026
发行时间:1980年
地区: 台湾
语言:普通话
曲目:
01. 偈
02. 星船
03. 永远的歌手
04. 漫步暮色里
05. 生命之酒
06. 三月走过
07. 当你生日
08. 兰阳雨
09. 摆荡
10. 珠儿串成的女孩
11. 舒展你的笑颜
重逢[民歌精选辑]
国语
1998-08
F1.忘了我是谁
F2.偈
F3.我心似清泉
F4.不要说再见
F5.当你生日
F6.三月走过
F8.星船
F9.永远的歌手
F10.兰阳雨
珍珠恋
国语
1987
F1.珍珠恋
F2.声声呼唤
F3.世事多变
王海玲(垒上的相逢)
国语
1982
F1.不要说再见
F2.垒上的相逢
F3.从此以后
F4.永不再来
F5.闹钟
F6.绮思
F7.瞬间之夜
F8.牧羊女
F9.等待与追逐
F10.只为你唱歌
偈
国语
1980
F1.偈
F2.我心似清泉
F3.忘了我是谁
F4.勿忘尘
暂存
国语
1.花月正春风
2.在雨中
3.大中华
4.归乡
5.当你生日
别忘了我是谁
国语
F1.今天比昨天更爱你
专辑评价:
《偈》是民歌时代大家也很喜欢的一首歌曲,苏来看到郑愁予这首诗时,就非常喜欢,因而将她谱上了曲,她的歌词真有空灵的感觉,王海玲第一张专辑的制作人李寿全先生又将偈作为她的主打歌曲,所以很多人对王海玲的这首《偈》都有很深刻的印象。郑愁予的诗是这样的“不再流浪了 我不愿做空间的歌者宁愿是时间的石人然而我又是宇宙的游子地球你不需留我 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地球你不需留我 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
山东省青年作家王海玲人物简介

王海玲,山东省海阳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南昌晚报》记者,《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部主任,主任记者。珠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广东省青年文学院第二届应聘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
原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海玲个人简介
王海玲,女,原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长,1958年出生,涉嫌受贿40万元已被深圳市纪检部门立案查处,2006年7月被免去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职务。[2]
特级教师王海玲人物简介

王海玲,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地理特级教师,任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三地理备课组长。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高三年级兼职教研员。长期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所任历届高中毕业班高考地理成绩优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地理特级教师,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三地理备课组长。长期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所任历届毕业班高考地理 成绩优异。
教研成绩
2002-2003年连续担任高三文科地理教学工作,所任教的文科班在海淀区历次统考及高三模拟考试中地理平均成绩均居海淀区第一。2002年人大附中文综高考成绩在海淀区名列第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