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赤鼯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赤鼯鼠

体型较大,头部浑圆,吻不突出,须黑。头与躯干长45~50公分,成鼠重约 1.2公斤。全身长满红褐色的柔软细毛,间杂着黑色毛,而头部以黑色毛为主。腹部淡黄褐色。尾长约46-49公分,尾基部与体背同色,越接近尾端即转变成黑色。最大的特征便是位于体侧的飞行皮膜(翼膜),从前肢手腕延伸至后肢之髁关节处;为一种特化的构造,便于在森林之间飞翔。

分布: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锡利兰卡、中国、台湾、 泰国、马来半鸟、苏门答腊及爪哇。

生境:树木繁多的次生林及原始森林。

食性:杂食性,喜食嫩芽、幼叶、种籽及果实,尤其是血藤的叶片、樟科、和谷斗科汁坚果,是飞鼠最常吃的东西之一;为典型的叶食性动物。

习性:夜行性。白天躲在树洞内睡眠,傍晚才开始外出活动、觅食。主要栖息在成熟的天然林内。飞膜大,移动方式不像鸟类那样展翼冲天,而是用滑翔来“飞”的;所以都是由高处滑到低处,等抓住对岸的树枝后,再爬上树梢,准备第二次的滑翔。而大赤鼯鼠似乎也懂得流体力学,牠们能够借着上升气流来滑翔,远的可滑到450公尺外的距离。

繁殖:一年有两次繁殖期,即每年的一月及六月,一胎产仔2-3头,经过两个半月的照顾后离开母巢独立生活。圈养的大赤鼯鼠可活上16年。

保育:未列入濒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