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格利克森
哈罗德·格利克森 [Harold Oliver Gulliksen 1903.07.18-1996.10.27],美国心理学家、心理测验学教授。生于美国华盛顿,因先天性心脏病逝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镇。
1926 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1926 年获该校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心理学讲师,后调到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数学心理学,于 1931 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考人,是制订大学学院内课程客观测验小组的成员,同时也是心理学助理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利克森被任命为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国防研究委员会战争研究计划主任。战争结束以后,他成为教育测验服务处的研究顾问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管理服役期满心理测验团体项目。战争结束后,他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教授一直到他 1972 年退休。由于杰出的团体测验,而最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
格利克森因其对古典测验理论做出的贡献而闻名。1950 年,根据古典测验理论,他引申出了 3 个相关联的假设公理:
假设公理 1:
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即:
E(X)= T
或
E(E)= 0
假设公理 2: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
ρ(T,E)= 0
假设公理 3:
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
ρ(E1,E2)= 0
格利克森出版的主要著述有《智力测验理论》及10篇论文。此外他还是创办心理测验学协会及其刊物《心理学测验学》的小组成员。
主要著作:
心理测验理论: Theory of mental tests,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