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爱农
傅爱农(1915年3月—1991年4月) 宁津县孟集乡王德普东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在宁津参加抗日救国会,担任本村救国会主席。193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参加并领导本村反帝反封建的救国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区委书记、河北省东光县教导队指导员、县委组织部长、二区战委会主任、县农会组织部长、工会主任、乐陵县委组织部长、南皮县农会主任、救委会主任、南皮县委、沧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投身抗日洪流,奔赴抗日前线,在东光、沧县、南皮等地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为建立敌后根据地做出了突出成绩。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渤海区一军分区农民救国联合会主任。1947年1月,任中共庆云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同年12月,任中共渤海区一地委委员、组织部长。1948年12月,任渤海区一地委副书记。1949年6月,渤海区一地委改名为沧南地委,仍为副书记。同年12月,任沧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这一时期,一方面,组织兵员,动员群众,支援前线,积极参加解放战争;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渤海、庆云、沧南等新解放区的建设,深入开展清匪、镇反、土地改革和巩固政权的工作,顺利地完成了这些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1950年5月,山东分局撤销了渤海区党委,将原属渤海区党委的泺北地委和沧南地委合并,建立了德州地委,他任地委第二副书记。1953年1月,任地委书记。后历任山东省委候补委员、委员、交通工作部部长、山东省地质厅党委书记兼厅长。1965年调贵州后,任贵州省地质厅党委书记兼局长。“文革”初期,下放到省“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贯彻中发(1969)71号文件后,重新出来工作,被结合到省革委生产指挥部任领导成员,后历任省革委常委,省委常委,省委顾问,省顾委委员、常委。
自1948年后,他长期担任地委和厅局的领导工作。他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为山东渤海、德州地区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为发展山东、贵州的交通、地质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1971年担任省的领导职务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为贵州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工作。1982年,为实现领导班子的新老接替,他率先退居二线,但仍十分关心贵州的发展和建设,向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他长期患病期间,还十分关心“四化”建设,关心党中央和省里制定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1年4月2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病逝,终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