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刚
一、作家

邓刚 原名马全理。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北大作家班。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大连机电安装公司工人、质检员,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的故事》,中短篇小说集《迷人的海》、《龙兵过》等。《陈痛》、《迷人的海》、《龙兵邓刚,生于1955年4月。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2003年6月调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该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2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Call。目前,承担省级科研项目一项。
二、四川大学教授个人简历:1972年12月至1978年3月初中毕业下乡在乐山安谷公社当知青
1978年3月至1982年元月在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 1982年3月至1986年7月在四川富顺二中任教
1986年7月至2003年6月在乐山师范学院工作,历任外语系副主任、支部书记、教务处长、校办主任、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乐山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
2003年6月至今,在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
4. 已研或在研课题:
1). 2000-2002年,四川省教厅重点教改课题《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现代化建设》,任项目负责人
2). 2001-2003年,四川省教厅科研项目《外语教与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任项目负责人
3).2001-2003年,四川省教厅重点建设课程《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英语阅读》和《大学英语的改革》 任项目负责人
4).2001-2002年,四川省教厅重点教改课题《高专英语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与探索》承担《实用英语》第三册课件制作任务。
5).2003-2006,承担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2003年重点科研项目《四川省大学英语考试系统研究》(编号:2003A220)。
5.参加的重要学术活动、获奖情况:
1)、1994-1996年参加国家“85”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师范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子课题《师专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大部分研究过程,并参加了国家教委于1996年正式颁发的《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的起草工作
2)、从1999年12月到2000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东门罗大学讲学、进修。其间,作为客座教授,向该大学本科学生讲授《中国文化》和《基础汉语》两门课程。同时,系统修习了《心理语言学》和《美国文学》全部课程。
3)1997年作为项目主研人之一,获得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四川省政府一等奖)。
2001年作为项目主研人之一,获得第四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四川省政府一等奖)。
2005年作为项目第一主研人,获得第五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四川省政府一等奖)。
过》分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三、西南大学教师邓刚,男,四川乐山人,生于1954年。现就职西南大学。自1996年以来专任本科预科《阅读与写作》、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班《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课程讲授任务。先后参加编著并出版《国家公务员基础知识》、《应用写作教程》(成人本科教材),以及发表了本科预科教材研讨论文、影视评论、社会评论等文章共计80余万字。
研究兴趣:儒、释、道三学。
四、画家邓刚,1974年生于安徽来安,现居北京。1996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工作室。擅画山水。
所作作品曾入选06,07,08,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三,第四,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获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优秀奖;第三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年展铜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纪念奖,入选首届全国电视中国画大赛;第三届“菜乡情”全国百名画家中国画邀请展;“黄河壶口赞”全国中国画提名展;2006中国画家提名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叶浅予百年诞辰全国中国画提名展;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全国首届山水画双年展;2008造型艺术新人展等二十余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展。
大量作品被数十家省市美术馆、博物馆及国际友人收藏。


五、南海名人邓刚 (1891~1984年)原名绍雄,字君毅。里水邓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广州新少年学堂,后转启明学堂。翌年秋,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三十四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夏毕业后升入保定陆军兵官学堂入伍生队第一期,隶骑兵队。武昌起义后,应朱执信之召返粤参加革命军,隶南韶连军政分府。民国元年(1912年)秋,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3年冬毕业。6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邓随侍,警卫大元帅府,并兼华侨义勇军编练。7年参与粤军援闽之役,后隶第二军,从蒋介石戎幕,任中校副官长。9年随粤军返粤,任第十二统领,率部克复河源,任河源县县长。12年,调任大本营驻江门警备队司令,加入海外交通联义社。13~14年,历任四会、顺德县县长。15年,北伐军兴,领师北上,负责北洋军被俘编管事,旋调特务处副处长。17年任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18年升任社会局局长,兼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监察委员。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路军及第七战区长官部中将高参。34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35年以陆军中将退役,36年,任广东省政府及广州绥靖公署顾问。38年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居香港。1967年去台湾定居。1984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