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下川遗址,位于中条山东端的垣曲、沁水、阳城3县毗连纵横20-30公里范围内。其中沁水县。下川地区地层保护较好,遗存最为丰富,考古学命名为“下川文化”。经碳14测定距今2.3-1.6万年。

1974-1978年,经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发掘调查,认定下川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文化。石器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粗大石器,以沙岩、石英岩、脉石英为原料,占石器品种总数4.7%;一类为细石器,主要以燧石为原料,是下川文化的主体。

文化遗址以下川盆地最为集中,盆地位于历山东麓,南并向狭长约4.5公里,东西最宽处2公里,海拔1500米。细小石器为下川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包括典型的细石核和细石叶、圆头刮削器、石核式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各类尖状器锥钻、石箭头等,为以渔猎为主的经济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