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间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幕间曲] 演奏术语。 或称间奏曲,幕前曲。 戏剧音乐形式之一。 戏剧中场与场之间演奏的乐曲。 旧时京剧未有用幕间曲的, 仅用锣鼓或曲牌作全剧换场之过渡。 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中, 大多专门作有幕间曲。 不仅为了换场布景搬迁时间所需, 更重要的于全剧音乐上能连贯过渡, 概括每一场的音乐形象。 通常幕间曲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为前场音乐尾声,后一部分为后场音乐前奏。 有时幕间曲仅指后场的前奏曲。 幕间曲一般比开幕曲短小, 但并不依此为约。 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的幕间曲, 气势恢弘,音乐形象鲜明, 结构亦较庞大。 募集幕间曲冠于首场名, 即为开幕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