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绘艺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火绘艺术于本世纪20年代在西昌地区初创。开始时绘制在手杖、烟杆、竹木小器具上,增加装饰性,艺术价值不大。后来绘制在牛羊皮上。西昌地区盛产牛羊皮,人们用牛羊皮制作床毯、桌垫、坐垫、提包等,这就为火绘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后来由于工具的改进和绘制手法的创新,火绘艺术渐趋成熟,一切能形诸宣纸的画面,均可以火绘在皮件上。表现的细腻,色调的和谐,画面的清晰生动均不亚于宣纸水墨画,有极佳的艺术效果。

30年代是西昌火绘艺术的极盛时期,从事火绘皮件的货店有28家,从业人口近百人。火绘艺术由于美观、实用、高雅、古朴、价格又适中,深受各阶层人物的欢迎,成为居家摆设、馈赠亲友的珍品。当地达官贵人,还以它作为结交国民党中央人物的敲门砖。各地商贩,也来西昌贩运转销。不仅成都、昆明有售,还远销香港、缅甸、东南亚各国和欧洲。抗战时期,在华的美军,也专门来人大批采购带回美国,作为珍品永久收藏。

现在的火绘艺术,已不仅用牛羊皮做材料,而且还能绘在胶合板等材料上。这一改革,不仅拓宽了材料的来源,也使画面色调更古雅,更富表现力,而且又使火绘艺术由附庸于皮革器物的装饰画发展为独立的有别于美术百花园中其他画种的一种艺术形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