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1.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简介(含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1979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诉讼法学研究生,1986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第二人民检察分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受聘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河北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国家检察官干部学院、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自诉案件审判程序》、《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刑事诉讼法》、《检察监督职能论》、《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特别程序的实践与探讨》、《刑事二审程序论》、《审判监督程序论》等8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著作《刑事诉讼法学》、《中国律师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行政、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等50余部。
近年来,陈卫东教授致力于中国的司法改革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学术论文与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为中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参加了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的一系列改革论证会,参加了中国律师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起草与修正工作,目前正在参加刑事证据法的立法起草工作。
陈卫东教授与英国大使馆文化委员会、英中协会、美国福特基金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的配套措施与保障机制研究》等项目,目前正在承担英中协会《保释制度研究》等一系列课题,主持召开过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等大型国际研讨会。还与美国纽约大学正在合作《刑事审判及审前程序》的课题。
教授课程
本科生:
1. 程序正义讲座
2. 教授讲座
硕士生:
1. 刑事诉讼法专题
2. 刑事诉讼法
博士生:
1.法学前沿
2.刑事证据法
3.刑事诉讼讲座
4.外国刑事诉讼程序
专著
1.《刑事诉讼法学》(2003年全国司法考试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4.《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律师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腐败控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9.《刑事诉讼法学》(全国律考统编教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中国律师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
14.《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15.《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新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
代表性论文
1、《论刑事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论立案管辖的立法完善》,《政法论坛》1996年第2期
3、《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法学家》1996年第5期
4、《论不起诉制度》,《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5、《论涉台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6、《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司法调查权的变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7、《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与简易程序的正当化》,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8、《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
9、《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0、《实然与应然——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思考》,载于《法学》1999年第6期
11、《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第3期
12、《刑事申诉制度改革研究》,载于《法学家》1999年第4期
13、《中国刑事审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律师》2000年第2期
14、《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前瞻》,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5、《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16、《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法学家》2000年第4期
17、《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8、《谁有权力逮捕你》(上、下),《中国律师》2000年第9、10期
19、《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20、《法院主动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之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
21、《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质疑》,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2、《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法律科学》2001年3期
23、《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制度保障》,《刑事法判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2月
24、《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完善》,《法学家》2001年第3期
25、《公诉的价值冲突与衡平论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6、《论检侦一体化改革与刑事审前程序之重构》,《刑事法评论》第8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7、《司法公正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8.《公正与效率——刑事审判的两个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5期
29.《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检察日报》2001年12月21日
30.《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独立》,《诉讼法学研究》2001年12月
31.《刑事庭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2月
32.《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
33.《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2002年3期
34.《联合国准则与警察保障人权》,《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期
35.《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法学研究》2002年2期
36.《司法官遴选制度探微》,《法学论坛》2002年3期
37.《论遏制刑讯逼供的程序保障(一)》,《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期
38.《从建立有罪答辩制度到引入辩诉交易——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6期
39.《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40.《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人民检察》2003年第3期
2.革命烈士陈卫东(1899--1932)陈卫东,男,汉族,籍贯湖北英山,1899年出生,1932年09月牺牲。幼年从事耕读。1918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20年,参加了董必武组织的“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在董必武的领导下,积极办刊物,组织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支援江岸铁路工人。1924年,按中共党组织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因发动学生驱赶一师反动训育主任周之翰而被学校开除,由董必武介绍到启黄中学任庶务。1925年5月,与魏文伯等共产党人组建昙花林街道国民党区分党部。此间上海爆发“五卅”惨案,积极组织学生、工人游行示威、罢工、罢课。1926年,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召开第二次会议,选为省党部监察委员。1927年,省党部召开第四次会议,当选为省党部委员兼组织部长,他利用国民党组织部长的公开身份为中共党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奉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到蕲春领导农民运动,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镇压了反动民团团长刘丙福和恶霸余绍周。后奉命到黄冈,成立了中共黄冈县委,他任县委书记兼会计科长。县委成立后,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农民武装,领导了黄冈农民起义,在黄冈回龙山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1928年回英山,从事农民运动,与肖伯唐等一起发展党组织,建立农民武装,组织农会。历任红山中心县委委员、红山中心县苏维埃政府审判长,不顾私情,处决了他内侄大恶霸胡远骧。1932年,任中共霍丘县委书记。后调任红四方面军工作。同年9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败,随红军西征,在作战中牺牲。解放后,董必武曾亲自写信慰问其家属。
3.中国科技大学陈卫东教授(1968---)陈卫东,男,生于1968年3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仪器科学及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微波毫米波系统、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新型分布式系统等。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微波技术基础》。
1986年9月~1990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0年7月~1991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师。
1991年9月~1994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4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1995年10月~1997年2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2004年8月至今,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波毫米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7月,在职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先后承担和参与了20多项国家和部委项目,主要包括总装武器装备重点基金(探索一代)、总装武器装备预研项目、总装武器装备演示验证项目、军口863项目、航天科工集团重大型号项目、兵器工业总公司攻关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以及各种基金等。
已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部分论文如下:
1. 陈卫东,徐善驾,王东进,刘发林,毫米波LFMCW雷达调频非线性剩余频差的估计,红外与毫米波学报,Vol.21,No.2,2002: 245-250,SCI 588EG,EI 02437157304
2. 陈卫东,王东进,王巾英,阮文杰,主动导引头毫米波目标模拟器,现代雷达,Vol.23,No.1,2001: 61-64
3. 陈卫东,徐善驾,王东进,距离定位中的多传感器布局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Vol.36,No.2,2006: 131-136
4. 孙鹏,陈卫东,LFMCW延迟锁相线性化环路分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Vol.26,No.10,2004: 1348-1352,EI 04538754790
4.黑龙江籍教授陈卫东(1966--)性别 男 籍贯 黑龙江 出生年月 1966.06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职称 教授 是否硕导 是 是否博导 否
所属学科 力学 研究方向 结构可靠性及优化设计,爆炸力学
本科毕业年月、学校、专业、所获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硕士毕业年月、学校、专业、所获学位 199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博士毕业年月、学校、专业、所获学位 2000年4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国内外培训、交流经历 2000至2002年在南京理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代表性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科研项目等)
主要论著:
陈卫东,丙莜停,王国平。基于数理统计的离散变量优化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3)
陈卫东,张铁军,刘源春,高效识别结构主要失效模式的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5(2)
陈卫东,蔡荫林,宋云连。薄壁结构强刚度可靠性分析。强度与环境 2000.(3)
陈卫东,王善,何水清。导气式自动机随即分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0,Vol.21,No.3
参加的国家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板壳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10276013)
2 总装国防基金:武器系统试验数据精确分析方法研究
3 总装重点攻关项目:用非满管装填模拟满管装填火箭炮密集度试验技术研究
4 科工委基础研究项目:大型船舶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获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他奖励 获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5.北京顺义区副区长陈卫东(1966--)【图】男,1966年8月出生,天津武清人,汉族。1989年9月参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曾任东方饭店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总经理助理,北京市政府宽沟招待所副所长、所长,北京会议中心主任,北京市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政府党组成员。现任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政府党组成员。
负责民政、外经外贸、商业服务业、市场、药品监管、物资供应等工作;协助王海臣同志负责国门商务区开发建设工作。
主管民政局(民族宗教侨务办公室)、商务局(粮食局)、胜利街道办事处、光明街道办事处、石园街道办事处、市场经营管理中心、国都大饭店、区政府招待所等部门。
主管烟草专卖局、市药品监督局顺义分局等部门。
联系区残联;联系新国际展览中心。
6.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卫东,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教授,先进制造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1990,1993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出站留校任教。
2003年至200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担任访问副教授。2005年被评选为上海市曙光学者。
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国家863 计划项目5项。
IEEE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带队获得国际和国内机器人足球比赛冠军。
7.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卫东,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安徽省长丰县人,198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
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卫东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
1978.09——1980.07 六安师专数学系读书;
1980.07——1982.10 淮南市古沟中学教师;
1982.10——1985.05 寿县三中老师、秘书、团委副书记、书记;
1985.05——1989.03 寿县团委副书记、书记;
1989.03——1992.02 寿县瓦埠区区长、区委书记;
1992.02——1993.01 寿县小甸镇党委书记;
1993.01——1995.01 寿县寿春镇党委书记;
1995.01——1996.01 寿县县委办公室主任;
1996.01——1997.11 寿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1997.11——2000.05 寿县县委副书记;
2000.05——2001.04 金寨县委副书记;
2001.04——2003.10 金寨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3.10——2006.09 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6.09——2008.01 中共宿州市委常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8.01—— 中共宿州市委常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1]。
负责市政府的常务工作及财税、监察、人事、编制、审计、统计、国土资源、建设、城市综合执法、人防、房改、房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应急管理、政务公开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财政局、监察局、人事局、审计局、统计局、建委、城管局、房管局、人防办、房改办、人口计生委、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公司。
联系国税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局、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中煤三建集团公司、第三勘探队、水文勘探队、物测队。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副所长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硕士 社会兼职 中国振动工程协会副秘书长
学科名称 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
1.动力学与控制
2.振动主动控制
3.伺服系统控制
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男1976年1月生,贵州大方人。2002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法、世界贸易组织法、比较外贸法、国际私法的教学和研究。曾出版专著《WTO例外条款解读》并先后在《法学评论》等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还参与编写了《国际法》、《世界贸易组织法教程》等著作。其科研成果曾获武汉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甲等奖、武汉大学首届韩德培法学奖、2003年商务部“第五届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论著优秀作品奖。
2002年8月-现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国际法、世界贸易组织法、比较外贸法、国际私法教学和研究。
2003年8月-9月 参加海牙“国际法研究院”高级研究项目
1999年9月-2002年6月 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令良教授)
1996年9月-1999年7月 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硕士生(导师余敏友教授)
1992年9月-1996年7月 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大学本科)
科 研 成 果
1. 专著:《WTO例外条款解读》,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沈四宝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教程》(参与撰写10余万字),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从国际法角度评欧共体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与实践》,《法学评论》2000年第4期。
4、《从欧共体看21世纪区域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第二作者),《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5、《 “世纪之交”中国的法律变革模式》,《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
6、《从国际法角度谈WTO协定的实施》,《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7、《欧共体围绕WTO协定直接效力问题的争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一)(二)》(第二作者),《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第4期。
8、《WTO保障措施适用条件的新发展及中国的对策》,《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9、《论WTO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与我国应有的对策》(第二作者),《法学论坛》2001年第4期。
10、《WTO<政府采购协议>初探》,《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
11、《论WTO协议的直接效力》,《中国国际法学会“展望21世纪国际法发展”武汉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2月出版。
12.《论WTO保障措施制度与我国保障措施立法的完善》(第二作者),《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成立大会研究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13.《国际经济交往法律问题研究》(参与撰写第四章),余劲松教授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项目,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14.《从国际法角度论WTO体制下国内公共健康政策的实施》,《“全球化与国际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0月。
15.《服务贸易领域能实施保障措施吗?——围绕GATS第10条的争论及中国的对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6.《国际法》(参与撰写第八章),曾令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17.《国际公法原理》(译著,参与翻译第21章),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8.《评美国ITC对中国产品“市场扰乱”的认定标准》,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9.《关注我国保障措施法律规定新变化》(第二作者),载《国际商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2004年5月24日第4版。
20.《穿越特保措施的迷雾——美国对华纺织品与服装特保措施规则》,载《国际商报》2004年8月2日第4版。
21.《中国对外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的法律框架初探》,载沈四宝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规则评析》,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10.合肥财政局纪检组长男,
1956年2月出生,汉族,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历任部队干事、市国库券办公室副主任、市财政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经济开发处副处长、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副局长、合肥永信电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市财政局纪检组副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负责纪检监察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日常工作,分管纪检组、监察室、会计处、市财政监督检查局、市财政信息计算中心、市财政干部培训中心;
11.淮南新华医疗集团副董事长男,外科主任医师,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省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任淮南新华医疗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外科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工作20多年来,一直在淮南第二矿工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和医院管理工作,擅长普外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是淮南市卫生系统首批学术带头人,淮南市外科学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