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吏部郎
尚书吏部郎 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查唐杜佑的《通典》,在该书卷三十六“秩品一”中就有“魏官置九品”的内容,摘录如下:
第一品黄钺大将军、三公、大丞相;
第二品诸四征四镇车骑骠骑将军、诸大将军;
第三品侍中、中常侍、尚书令、九卿、京兆河南尹;
第四品城门校尉、五营校尉、御史中丞、州领兵刺史;
第五品给事中、中书侍郎、虎贲中郎将、太学博士、国子祭酒;
第六品尚书左右丞、尚书郎中、秘书郎、诸博士、骠骑车骑卫将军府从事中郎;
第七品殿中监、诸狱丞、尚书曹典事、左右都尉、京城门候、尚食监;
第八品京城门郎、州郡国都尉司马、黄门从官、军司马;
第九品诸县长令相、司理治书、诸王太妃及公主家仆丞、诸乡有秩。
在以上九个品级的官职中,没有“尚书吏部郎”,但据《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吏部郎”条的注释,此职为三国魏、蜀始置,隶属于吏部尚书,主管官吏的选任、铨叙和调动等事务,对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有建议权。魏时为六品官,禄秩仅400石。这与《通典》“第六品”中的“尚书郎中”处于同等级别。九品中的第五品属于中档官职,其中有“国子祭酒”,相当于现代国立大学的校长。“尚书吏部郎”既属六品,其级别自然在五品的“国子祭酒”之下。《通典》“第六品”中还有个“诸博士”,相当于现代国立大学里各个学科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