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孙陶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辖50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

孙陶集、孟家村:

孙陶在北宋已形成村落,叫孙陶,明代仍之。后发展为集市,清乾隆年至今为孙陶集。据查,最初孙、陶两姓迁此建村,取名孙陶。

孙陶集北侧为孟村。据查,最初孟姓迁此建村,取名孟家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孟家村。咸丰年至光绪年为东孟家村,后简化为孟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孙陶集和孟村合并为一个生产大队,即一个行政村,称集孟村。1982年3月2日改为孙陶集。孙陶集耕地面积1990亩,农业人口2213人。

三宗庙:

据查,明人,陈姓、吕姓、何姓在村东头分别修建了三个宗庙,因此称三宗庙。后该村发展成为集市,明正德年为三宗庙集。清乾隆年至今为三宗庙。三宗庙耕地面积1528亩,农业人口1515人。

西马庄:

据查,明初马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马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马家庄。后改名为西马庄。西马庄耕地面积804亩,农业人口691人。

西羊羔屯:

东魏、北齐时这一带为牧羊场地,后形成村落。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羊毛屯,咸丰年以来皆为羊羔屯,1982年3月2日改为西羊羔屯。西羊羔屯耕地面积922亩,农业人口769人。

李庄:

据查,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李家庄。简称李庄。李庄耕地面积1046亩,农业人口918人。

苗庄:

据查,明初,苗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苗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苗家庄,后简化为苗庄。苗庄耕地面积996亩,农业人口987人。

小郭村(高家庄):

此地原有两个村:郭家村、高家庄。据查,明初,郭姓、高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郭姓在东部,取名郭家村。高姓在西部,取名高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郭家村、高家庄。后高家庄被漳水冲毁,村民搬到郭家村,两村合并。因村不大,称小郭村。小郭村耕地面积630亩,农业人口528人。

镇河村(郭家庄、东薛村、西薛村):

据查,明代此地有三个村:郭家庄、东薛村、西薛村。清乾隆年间,漳河改道,迫使东薛村、西薛村搬迁,与郭家庄合并。村民意愿从此再不受漳河危害,故取名镇河村。镇河村耕地面积1477亩,农业人口1815人。

陈村:

据查,明初,陈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陈家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陈家村。简称陈村。陈村耕地面积1725亩,农业人口1428人。

马许村(马庄、许村):

此地原有两个村:马家庄、许家村。据查,明初马姓、许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马姓在西部,称马家庄,简称马庄。许姓在东部,称许家村,简称许村。后两村合并,取名马许村。马许村耕地面积1246亩,农业人口1226人。

杜家堂:

据《杜氏族谱》及杜氏先祖碑文记载,明初,杜永资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建村,取村名为杜家堂。清宣统二年漳水暴涨,原村冲毁,部分杜姓搬迁于此,仍名杜家堂。杜家堂耕地面积694亩,农业人口925人。

清末著名文人杜愉为杜家堂人。

香房:

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香房村。据查,清代从韩村搬来八户人家定居于此,设房制香,取村名香房。香房耕地面积887亩,农业人口646人。

段汪:

明嘉靖年间,漳河发大水,此地一片汪洋。村民在村西边打迎水坝,分段截流,制止了水灾,故定名段汪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段汪村。段汪耕地437亩,农业人口451人。

商村:

据查,明初,商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商家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商家村,简称商村。村名沿用至今。商村耕地面积884亩,农业人口1199人。

豆腐营:

据查,明初,北京密州(今密云县)十里理论庄一位姓贾的在彰德府(今安阳)赵王府任武职。他在此安营扎寨,故名豆腐营。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豆腐营。村名沿用至今。豆腐营耕地面积2004亩,农业人口1633人。

梁家店:

据查,明代此地为漳河渡口。后来,几户梁姓在此开店,故名梁家店。清光绪年至今为梁家店。梁家店耕地面积655亩,农业人口623人。

东芦村、西芦村:

北宋有卢村,明代仍之。清乾隆年为卢家村,咸丰年为东卢村和西卢村,光绪年至今为东芦村、西芦村。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王还、王迁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迁居卢村。因村边池塘盛长芦苇,故得名芦村。后村分为二:东芦村、西芦村。

东芦村耕地面积2665亩,农业人口2136人。

西芦村耕地面积1284亩,农业人口1464人。

古辛屯:

古辛屯原名小屯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小屯村。咸丰年至光绪年皆为小屯村。因迁来之民到此建新村,取名古新屯。后演变为古辛屯。古辛屯耕地面积1414亩,农业人口1143人。

三王村:

据查,明初,王姓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三冢王村。清乾隆年、咸丰年、光绪年皆为三冢王村。后简化为三王村。三王村耕地面积1309亩,农业人口1110人。

西郝村:

据《郝氏家谱》记载,明初郝姓从山西屯留县迁此建村,取名郝家村。清咸丰年至光绪年为郝家村,简称郝村。1982年3月2日改为西郝村。西郝村耕地面积770亩,农业人口588人。

耿小庄:

据查,明初,耿姓迁此建村,因村小,取名耿小庄。清咸丰年以来皆为耿小庄。耿小庄耕地面积700亩,农业人口650人。

水牛李:

据碑文记载,明初,李好德从山西洪洞县赶二水牛迁此,克昌厥后,绵延子孙,成为村落,故名水牛李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水牛李村。村名沿用至今。简称水牛李。水牛李耕地面积2514亩,农业人口1706人。

冯村:

据查,明初,冯姓迁此定居,故定村名为痛快家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冯家村,简称冯村。冯村耕地面积358亩,农业人口371人。

尚村:

尚村历史悠久。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叫淳于。明正德年为唇于。清末,该村刘姓居官,认为高尚,改村名为尚家村。清乾隆年以来皆为尚家村,简称尚村。尚村耕地面积656亩,农业人口587人。

陈小庄:

据查,明初,陈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不大,取名陈家小庄。后演变为陈小庄。陈小庄耕地面积592亩,农业人口537人。

大楼王:

据查,明代此村有一位名叫王虎臣的人,家有土地千顷,有权有势。他盖了座楼房又高又大,在方圆村庄独一无二,故起村名大楼王村。清咸丰年至今皆为大楼王村,简称大楼王。大楼王耕地面积883亩,农业人口866人。

潘村:

据查,明初山西洪洞潘姓迁此定居,取村名潘家村。简称潘村。潘村耕地面积771亩,农业人口832人。

南赵庄:

据查,明初,赵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中赵家庄。1982年3月2日改为南赵庄。南赵庄耕地面积666亩,农业人口641人。

沙河岸:

据查,明初,山西洪洞迁来之民在沙河岸上定居,取村名沙河岸。因该村位于东岸,故名东沙河岸,后复名沙河岸。清咸丰年以来皆为沙河岸。沙河岸耕地面积1880亩,农业人口1572人。

西孙村:

据《孙氏家谱》记载,清初,临漳北关孙姓迁此定居,取名孙家村。因重名,1982年3月2日改为西孙村。西孙村耕地面积885亩,农业人口830人。

兴王村:

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王举明从山西屯留县西体村迁此定居,逐渐兴旺起来,故取名为兴王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兴王村。兴王村耕地面积2175亩,农业人口1782人。

张家店:

据查,明代此地为一河口,一位姓张的在此开店,故称张家店。清光绪年以来皆为张家店。张家店耕地面积340亩,农业人口196人。

胡郭村:

据查,明初,郭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郭家村。后来胡姓迁入,改名为胡郭村。胡郭村耕地面积1481亩,农业人口1085人。

常小庄:

据查,明初,常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村不大,故取名常小庄。清光绪年以来皆为常小庄。常小庄耕地面积352亩,农业人口198人。

郝家庙:

据查,明末此地有一位姓郭的在京城担任提牌官,修了座家庙,故取村名郝家庙。清乾隆年至今皆为郝家庙。郝家庙耕地面积1649亩,农业人口1001人。

陈家堂:

据查,此地有一位姓陈的在京城做了官,他在该地修了个庙堂,故叫陈家堂。清光绪年以来皆为陈家堂。陈家堂耕地面积979亩,农业人口771人。

大韩村:

明初,韩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韩家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韩家村。咸丰年至光绪年皆为韩家村。1949年该村与大碾村合并后取名大韩村。大韩村耕地面积1186亩,农业人口749人。

大碾村:

明初,张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有一盘大碾,故取名大碾村。清光绪年以来皆为大碾村。现该村归大韩村辖。

郭村:

明初,郭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得名郭家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郭家村。简称郭村。郭村耕地面积1256亩,农业人口888人。

司庄:

明初,司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司家庄。清咸丰年以来皆为司家庄。简称司庄。司庄耕地面积2656亩,农业人口1622人。

王家庄:

据查,明初,王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王家庄。清咸丰年至今皆为王家庄。王家庄耕地面积924亩,农业人口827人。

刘家村:

据查,明初,刘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刘家村。清咸丰年至今皆为刘家村。刘家村耕地面积1667亩,农业人口1178人。

姚庄:

据查,明初,姚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姚家庄。清光绪年以来皆为姚家庄。简称姚庄。姚庄耕地面积1168亩,农业人口807人。

蔡村:

据查,清代蔡姓从东边的漳河边迁此定居,得名蔡家村。清光绪年以来皆为蔡家村。简称蔡村。蔡村耕地面积1531亩,农业人口835人。

孟村:

北宋叫孟村,属安阳县,后划归临漳县。据查,明初孟向、孟会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村名孟家村。清乾隆年、咸丰年、光绪年均为孟家村。今简化为孟村。孟村耕地面积732亩,农业人口552人。

李村:

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李家村,清光绪年以来皆为李家村。简称李村。李村耕地面积949亩,农业人口743人。

杨村:

明初,杨士洪、杨士能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杨家村。清光绪年以来皆为杨家村。简称杨村。杨村耕地面积1116亩,农业人口915人。

何屯:

据查,元末,三宗庙村何森搬迁此地定居,取名何家屯。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何家屯。咸丰年至今皆为何家屯。简称何屯。何屯耕地面积1635亩,农业人口912人。

孟家铺:

据查,宋代该村与穆村之间有一大坡,得名“穆家坡”,村民称“铺上”,后演变为孟村铺。民国时期属安阳县第三区,1949年10月从邺县划归临漳县。阵村耕地面积2951亩,农业人口1726人。

教书屯:

北宋此村叫校书(宋代官名),明代仍之。清乾隆年以来皆为教书屯。相传,北宋有一校书在此定居,得名校书屯,后演变为教书屯。教书屯耕地面积3887亩,农业人口2261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